[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名制的车载动态乘客数据对比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4963.3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翔;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实名制 车载 动态 乘客 数据 对比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乘车管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实名制的车载动态乘客数据对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的决定》,各省、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运管处积极实施汽车站的实名制管理,相关文件要求2017年3月1日起,实现省际、市际客运班线实名制管理工作。客运安全管理实施实名制售检票技术方式,主要借鉴并采用民航、铁路、水路客运等实名制售检票信息化服务方式,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是实名售票、进站实名查验。实名售检票管理为车载动态乘客数据对比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研发契机。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汽运与飞机、铁路安全管理特点不同,长期以来,在汽运管理中,由于汽车具有中途随停的特征,驾驶员私停载客、路段性搭客、私收费用、违停违载等管理问题一直困扰着汽车运输管理企业。通常采用的较先进方法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客流量检测方法”,具体包括(1)帧间差分法,其通过连续两帧灰度图像相减后阈值化,求得差分图像,找出运动的点。(2)光流法,其在适当的平滑性约束条件下,根据图像序列的时空梯度估算运动场,通过分析运动场的变化对运动目标和场景进行检测与分割。(3)背景建模法,通过建立背景模型,用图像和背景模型相减后阈值化提取运动的前景。
这些方式,存在许多缺陷:(1)准确率低;不能分辨车上乘客在临时停车时上下车与车上乘客提前离开,新上其它乘客的区别。(2)摄像头安装位置和感应识别有盲点;例如抱在怀里的幼儿,人脸识别是2人,地感测量移动通过是一人。(3)噪声、多光源、阴影和遮挡等因素会对光流场分布的计算结果造成严重影响。乘客数量识别后不能自动进行旅客匹配,需要车上人工检票、验票、点人数,加大司机负担,特别是长途车中途餐点、休息点休整,不能杜绝混入或错乘。(4)对驾驶员违规载客举证难,抽检车载录像费时费力、效率低。
汽车的班次客流量较小,一般大巴为50座以内,中巴16-22座、小巴16座以内,单次乘客标本量小。此外,汽运实名制采用车载动态监控必要性高于飞机和动车、航运。因为汽运具有停车场内分隔不明、车辆众多,行驶路程中随停随走、中途乘客下车吃饭、休息等活动,仅在进站售检票环节的实名控制,安保效果要大大低于航空、火车、水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名制的车载动态乘客数据对比系统及方法,为道路客运实名制的实质性乘坐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能较好保障社会公共场所安全,提升道路运输客运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实名制的车载动态乘客数据对比系统,该系统包括检票系统服务器和车载模块;
所述检票系统服务器包括处理模块、检票数据库、后台数据库;
所述处理模块获取车载模块发送的证件信息后通过车站客票网络连接的检票数据库存储的乘客信息进行对比,对登载的乘客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车载乘客的专有ID身份数据生成车次基础信息统计表和个人专属ID行驶状态表,并存储至后台数据库;
所述车载模块包括人脸识别采集器、身份识别采集器、车载乘客数据显示器、动态数据采集器;
所述身份识别采集器读取乘客的证件信息并传输给检票系统服务器;
所述人脸识别采集器对乘客瞬时拍照,并提取计值点与身份证照片域值对比,形成匹配度分值;
所述动态数据采集器捕捉乘客特征信息并定位座位信息,生成基础信息表后发送至车载乘客数据显示器;
所述车载乘客数据显示器获取基础信息表后显示空座与满座情况,并自动匹配行程路线。
进一步地,所述检票数据库用于存储乘客信息和车辆导航地图,乘客信息中包括车票信息和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后台数据库用于存储异常信息,其中异常信息包括人脸匹配异常数据和动态匹配异常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计值点包括性别、年龄区域和面部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人脸识别采集器生成匹配度分值后并判断,若匹配度分值大于或等于60分则匹配成功,若匹配度分值为40-60分则亮黄灯预警,若匹配度分值为小于40分则显示身份异常,人脸识别采集器将人脸匹配异常数据与专有ID身份数据关联后存储至后台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乘客特征信息包括乘客的身形特征、服饰色彩、头部特征。
进一步地,一种基于实名制的车载动态乘客数据对比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4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