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417.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凤梅;李宁;朱雷敏;毕梦园;黄贞益;刘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模具 自动 冷却 润滑 装置 | ||
1.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16)、推动装置和固定装置,喷头(16)设置于固定装置上并朝向模具延伸,推动装置用于推动固定装置做伸缩运动;模具的上模(4)与下模(6)开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靠近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16)伸入模具的上模型腔(5)与下模型腔(7)之间进行冷却润滑;模具的上模(4)与下模(6)合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远离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16)退出到模具的上模(4)与下模(6)之外;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推送杆(13)和限位套筒(11),模具的下模座(2)上固连有第一支撑杆(17),限位套筒(11)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7)上;喷头(16)设置在推送杆(13)靠近模具的一端,推送杆(13)远离模具的一端则朝向限位套筒(11)延伸,限位套筒(11)内设置有动力弹簧(12),该动力弹簧(12)一端固连在限位套筒(11)内,另一端与推送杆(13)相连,推送杆(13)的一侧设置有滚轮(10);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固定杆(901),固定杆(901)一端与模具的上模座(1)固连,固定杆(901)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倾斜推杆(902)固连,倾斜推杆(902)沿远离模具的方向高度逐渐上升,该倾斜推杆(902)与上述滚轮(10)上下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冷却润滑装置对称设置在模具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6)伸入上模型腔(5)与下模型腔(7)之间进行冷却润滑时,喷头(16)的水平投影远离推送杆(13)的一侧与下模型腔(7)的内壁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套筒(15),模具的下模座(2)上固连有第二支撑杆(18),固定套筒(15)设置于第二支撑杆(18)上,推送杆(13)从固定套筒(15)内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弹簧(12)的可压缩长度大于模具下模(6)外壁到下模型腔(7)内壁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13)上还设置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位于固定套筒(15)和限位套筒(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推杆(902)的水平方向投影长度L3大于模具下模(6)外壁到下模型腔(7)内壁的距离L1;倾斜推杆(902)的竖直方向投影长度L4大于模具初始状态时上模(4)下端面到喷头(16)上端面的竖直距离L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推杆(902)包括横向延伸段和连接杆(903),横向延伸段沿远离模具的方向高度逐渐上升,且其最高端与连接杆(903)圆弧过渡连接,连接杆(903)向上延伸且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α不大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03)与水平面之间夹角α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4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