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7417.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白凤梅;李宁;朱雷敏;毕梦园;黄贞益;刘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模具 自动 冷却 润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喷头、推动装置和固定装置,喷头设置于固定装置上并朝向模具延伸,推动装置用于推动固定装置做伸缩运动;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开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靠近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伸入模具的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之间进行冷却润滑;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远离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退出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外。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锻造模具的冷却润滑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温速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热锻坯件时,由于在热锻的过程中,其热锻上模和热锻下模的温度都很高,过高的温度可导致模具的硬度降低,并可影响其强度,所以必须及时对其降温润滑。目前对锻造模具的降温方法是:采用长杆喷头,用人工手持,将喷头伸入热锻上模和热锻下模之间,先是将喷头朝向热锻下模喷石墨乳水剂液冷却,再翻转喷头,使喷头朝向热锻上模喷石墨乳水剂液冷却。这种喷溶液降温方法的不足在于:工作效率低;降温速度慢;降温不均匀等。
通过专利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2936314,申请日:2010年8月1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热锻上模及下模双向同步喷液冷却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热锻上模及下模双向同步喷液冷却装置,由喷液管、固定板和托板构成,固定板和托板垂直固定为一体,喷液管平行的置于托板上,在喷液管的前端连接有垂直上、下旋转喷头,喷液管的后端接球阀的出液孔,球阀的进液孔与石墨乳水剂液管道连通;该申请案能同时对热锻上模和下模喷石墨乳化剂液冷却润滑,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低、工作效率低,此外,石墨粉尘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电子元件有危害。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7417919,申请日:2014年12月0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压力机锻造模具自动润滑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压力机锻造模具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气缸、安装于气缸活塞杆头端的喷淋器以及用于存储石墨水溶液的水罐。压力机锻完工件后,其滑块回程,当滑块上升到上死点位置时,其触发接近开关Ⅰ,接近开关Ⅰ闭合,控制时间继电器工作,单向电磁阀Ⅱ或单向电磁阀Ⅲ通电工作,使气缸的活塞杆驱动喷淋器向前运动。运动到一定距离时,气缸的活塞触发接近开关Ⅱ,控制单向电磁阀Ⅰ开启,由于水罐通过进气口连接有气源,因此压缩空气使水罐内的石墨水容易流入到喷淋器中,实现喷淋到上模和下模上润滑冷却模具。时间继电器在若干秒时间后触点断开;气缸拉动喷淋器回程运动,此时单向电磁阀Ⅰ断电,喷淋停止。该申请案降低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动力装置为气缸,工艺复杂,且浪费能源。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高效实现均匀性冷却润滑的冷却系统仍是锻造行业内孜孜不倦的追求。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锻造模具的冷却润滑工作需要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降温速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温均匀。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锻造模具的自动冷却润滑装置,包括喷头、推动装置和固定装置,喷头设置于固定装置上并朝向模具延伸,推动装置用于推动固定装置做伸缩运动;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开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靠近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伸入模具的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之间进行冷却润滑;模具的上模与下模合模时,推动装置推动固定装置向远离模具的方向延伸,喷头退出模具的上模与下模之外。
进一步地,模具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冷却润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74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