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笋采挖集运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8890.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蔡琛辉;潘柯宇;孙超;孙慧平;陈美佳;李希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11/02 | 分类号: | A01D11/02;A01D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笋 采挖 集运 | ||
1.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底盘(1),在所述可移动底盘(1)上设置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上垂直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一定杆(4),所述定杆(4)上依次设置有用于抓取竹笋的抓取机构(6)和用于切割竹笋的切割机构(7);还包括一用于收纳竹笋的收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上端的第一U型块(21),所述第一U型块(21)内旋转设置有第一固定块(22),所述第一固定块(22)上设置有通孔(220),一横杆(3)穿过所述通孔(220),所述横杆(3)还贯穿于一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配合设置有第二U型块(24),所述定杆(4)设置于所述第二U型块(24)的下端,所述定杆(4)贯穿于一固定板(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绕线盘(11),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杆(2)两侧,其中一绕线盘(1)受第一旋转电机(110)驱动,所述支撑杆(2)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线槽(20),所述第一固定块(22)的下部设置有绕线槽(221),缠绕在所述绕线盘(11)上的线(222)穿过所述绕线槽(221)和所述线槽(20),通过所述绕线盘(11)调节线(222)的长度来实现所述横杆(3)和定杆(4)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和所述定杆(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上设置有第一直流电机(250),所述第一直流电机(250)的前端设置连接杆(251),所述定杆(4)上设置有第一套筒(40),所述连接杆(251)与所述第一套筒(40)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直流电机(250)的旋转来实现定杆(4)靠近支撑杆(2)或偏离支撑杆(2)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6)包括三组呈半圆形的夹爪(60),其中一组所述夹爪(60)后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盘(61),所述齿轮盘(61)受一舵机(62)控制,通过舵机(62)控制齿轮盘(61)来使得夹爪(60)收缩或张开,进而实现对竹笋进行抓取或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5)下方的限位板(8)和第二旋转电机(50),所述限位板(8)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孔(80),两根动杆(81)分别贯穿所述U型孔(80),两根所述动杆(81)上端与一驱动装置(82)连接,驱动装置(82)通过第二直流电机(83)驱动,在所述定杆(4)以及所述动杆(81)的下端设置有圆孔(84),一钢丝线链(9)锯贯穿所述圆孔(84)并缠绕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50)的转轴上,形成了用于切割竹笋的闭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50)设置于固定架(51)内,所述固定架(51)上对称设置有两根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贯穿所述限位板(8),所述连接杆(52)的末端设置有挡板(53),在所述连接杆(52)上套结有弹簧(54),所述弹簧(54)位于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挡板(5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底盘(1)为履带式行走底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一用于收集竹笋的采集箱(100),所述采集箱(100)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底盘(1)的后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竹笋采挖集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下方设置有第三旋转电机(12),通过第三旋转电机(12)的转动实现转盘(10)的360度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89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