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笋采挖集运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8890.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蔡琛辉;潘柯宇;孙超;孙慧平;陈美佳;李希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11/02 | 分类号: | A01D11/02;A01D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笋 采挖 集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挖掘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笋采挖集运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竹产业大国,有着悠久的竹子培育历史,得天独厚的竹林资源。春笋不仅对竹子的生长有着重大的意义,自身也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由于虫害、干旱、寒冷和土地营养不足等原因,竹林出笋期常有大量不能生长成竹的‘退笋’,若不将这类竹笋及时挖走会大量消耗土壤养分,不利于留养竹笋的生长。另外,为提高新竹成竹质量,增加经济收益,也需要进行疏笋。因此,不论是为了培育优质竹林,还是提高鲜食竹笋的品质,均急需开发更新的竹笋采集技术和装备。
每当竹笋破土而出,大量集中上市的时节,需要山区农民及时采收,才能有相应的收益。当前,大部分青壮年远离山区外出务工,而轻便、成熟的挖笋机械尚未出现。在竹笋出产的繁忙季节,留守的山区老人、少年和妇女无法采集数量足够、质量上乘的竹笋以满足竹笋加工厂、鲜笋市场的需要,研发集挖笋、收集和运输于一体的竹笋采挖集运设备已迫在眉睫。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竹笋采挖集运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竹笋采挖集运机,包括可移动底盘,在所述可移动底盘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垂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杠杆机构,所述杠杆机构包括一定杆,所述定杆上依次设置有用于抓取竹笋的抓取机构和用于切割竹笋的切割机构;还包括一用于收纳竹笋的收集机构。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杠杆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第一U型块,所述第一U型块内旋转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一横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横杆还贯穿于一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配合设置有第二U型块,所述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U型块的下端,所述定杆贯穿于一固定板。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转盘上平行设置有两个绕线盘,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两侧,其中一绕线盘受第一旋转电机驱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线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绕线槽,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的线穿过所述绕线槽和所述线槽,通过所述绕线盘调节线的长度来实现所述横杆和定杆的上下移动。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定杆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一直流电机,所述第一直流电机的前端设置连接杆,所述定杆上设置有套筒,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套筒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直流电机的旋转来实现定杆靠近支撑杆或偏离支撑杆运动。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三组呈半圆形的夹爪,其中一组所述夹爪后端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盘,所述齿轮盘受一舵机控制,通过舵机控制齿轮盘来使得夹爪收缩或张开,进而实现对竹笋进行抓取或释放。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限位板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限位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孔,两根动杆分别贯穿所述U型孔,两根所述动杆上端与一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通过第二直流电机驱动,在所述定杆以及所述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圆孔,一钢丝线链锯贯穿所述圆孔并缠绕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转轴上,形成了用于切割竹笋的闭环。这样设置,形成了三杆带动钢丝线链锯切割的运行方式,切割速度高效,操作方便。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置于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上对称设置有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限位板,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挡板,在所述连接杆上套结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这样设置,当需要切割竹笋时,抓取机构将竹笋的顶部抓住,第二旋转电机旋转将钢丝线链锯收紧,并施加给限位板一拉力,弹簧向外扩张施加了向下的推力,限位板向下移动,进而贯穿通过限位板的两根动杆向内收缩,定杆与两根动杆的下端围成的面积收缩变小,实现对竹笋的切割;切割完成后,第二旋转电机旋转将钢丝线链锯释放,弹簧回缩施加了向上的拉力,限位板向上移动,进而贯穿通过限位板的两根动杆向外扩张,定杆与两根动杆的下端围成的面积增大,为下一次切割竹笋做准备。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可移动底盘为履带式行走底盘。这样设置,该竹笋采挖集运机可以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和环境。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收集机构包括一用于收集竹笋的采集箱,所述采集箱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底盘的后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