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靠泊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6947.6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军;薛杰;吴超仲;吕能超;孟柯;杨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船舶 靠泊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靠泊辅助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靠泊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海上货物运输量在全球整个运输系统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大,为适应国际海上贸易需求的不断增加,船舶数量、吨位日益增大,对运输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船舶日益大型化、进出港口效率亟待提高的现状下,同时也受到现有船舶船型肥大,质量大、惯性大、机动操纵性差,停车冲程较大,并且耗用时间较长,停船性能、航向稳定性以及舵效较差等特点的制约,一套高效率、高安全性的船舶靠泊辅助系统对于提升船舶靠泊速率、增加港口营运效率、最大化的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的运动离不开受到的力及运动惯性,力和惯性使船舶产生移动及偏转。在船舶靠泊过程中,大多靠船长和引航员的航行经验,估测本船的速度,船岸距离等并判断船舶的运动将会如何变化,然后进行操舵。此过程由船长,引航员,船工水手等协同完成,大多凭借经验操作,容易出现大的偏差,是发生安全事故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船舶越来越大型化、高速化,大型船舶靠泊的安全系数日益降低,为了增加大型船舶靠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大型船舶靠泊辅助系统的研发。以前的靠泊辅助系统大都是岸基产品,但是岸基靠泊辅助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声波靠泊系统易受到水面波和底部反射波的影响;雷达靠泊系统易受障碍物的影响;激光靠泊系统易受光线的散射、杂散光线的干扰等。
现有专利(专利申请号:201410011806.0)监测系统的缺陷在于:只能利用激光传感器、监控器及GPS完成辅助靠泊,不能根据船舶本身的操纵特点和港内船舶操纵存在的困难。本发明针对现有专利的缺点,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靠泊辅助系统,结合经验驾驶人的驾驶知识库、感知设备和网络通信完成船舶的高效靠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靠泊辅助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船舶靠泊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
安装在船上的激光测距模块、六自由度传感器模块、视频模块、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AIS模块和GPS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六自由度传感器模块、视频模块、无线通信模块、AIS模块和GPS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激光测距模块设置在船头和船尾,用于实现高精度测量船艏艉距岸距离;
所述六自由度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船舶运动加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
所述AIS模块,用于记录船舶航向、航速信息;
所述视频模块,用于获取船舶靠泊过程中的动态图像,实时监测船舶周围航行环境及船舶运动状态;还用于监测驾驶员操作行为,并根据安全航行操作知识库判断驾驶员是否基于良好船艺和航行规则完成安全靠离泊;所述安全航行操作知识库为基于船艺和航行规则建立的用以分析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安全航行经验知识库;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集成显示各模块综合信息,可实现靠泊过程动态可视化。
按上述方案,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船舶实时动静态信息,挖掘靠泊港口数据信息,从激光测距雷达、六自由度传感器、视频摄像头、船载VHF、AIS和GPS等输入信息筛选及融合处理获得船岸距离、船舶姿态、船舶线速度、船舶角速度、船舶加速度、视频图像、通讯信息、AIS信息、GPS信息,指导船舶驾驶员安全得完成靠泊。
按上述方案,所述处理模块中设置均值滤波单元,用于消除波浪震荡以及主机震荡所引起的六自由度传感器测量数据误差。
按上述方案,所述处理模块为STM32F10X中央处理模块。
按上述方案,所述显示模块用于集成显示各模块综合信息,显示船舶运动趋势图像、船岸安全距离监控信息、开源海图软件OPENCPN中绘制的动态船岸图像。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通信技术把各传感器信息、控制器信息、港口信息、船舶信息和驾驶员信息联系在一起,实现船舶靠泊的信息化、远程化和智能化,结合驾驶员安全航行操作知识库,实现靠泊过程动态可视化监控,从而保障船舶靠泊的安全性,提高船舶进出港口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STM32F103C8T6引脚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动态实时预测监控靠泊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6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