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难处理低品位黄铁矿烧渣中提取金、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9310.2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楠;刘景槐;牛磊;黄颜强;钟勇;雷湘;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3/12;C22B3/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从难 处理 品位 黄铁矿 烧渣中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难处理的低品位黄铁矿烧渣中提取金、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铁矿烧渣中主要矿物组成为:赤铁矿(包括磁赤铁矿)、磁铁矿,微量的褐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少量或微量的云母、辉石等。
黄铁矿浮选后会产生大量难处理低品位含金黄铁矿,原矿经氧化焙烧脱硫、砷后所得烧渣中,金含量为1~8g/t,银30~90g/t,其中部分以单体或连体金的形式存在,部分以嵌布状态存在于氧化物、硅酸盐、硫化物中。
黄铁矿烧渣是以黄铁矿为原料,经沸腾焙烧制酸后排出的工业废渣。经过高温焙烧后,烧渣中磁铁矿和赤铁矿与脉石之间多以连生体形式存在,磁铁矿、赤铁矿呈浸染状、蜂窝状被细小的脉石充填,这种复杂的连生结构严重影响精矿的选别。同时高温下,颗粒会结块而形成物理胶囊包裹金,降低金的提取效率。另外,残留的硫、砷对金的浸出也有不利的影响,而采用传统的氰化提金工艺,对环境有污染。国内一致认为难处理低品位金矿提金的研究较复杂,本工艺通过超细磨、烧碱浸出和炭浆法无氰提金工序,用无毒、高效方法提取矿物中的金、银,同时提炼铁精矿,形成了完整的工艺路线,金银回收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难处理低品位黄铁矿烧渣中提取金、银的方法,以实现金、银的清洁、高效提取,同时提炼出炼铁精矿,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从难处理低品位黄铁矿烧渣中提取金、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黄铁矿烧渣进行烘干、破碎、磨细处理,获得平均粒径小于0.074mm的细矿;其中,每吨黄铁矿烧渣中含金7.1g,含银80.0g;
(2)向步骤(1)中获得的细矿中加入碱性浸出剂,再按照液固比(指固液质量比)1.0~2.0:1加入水,搅拌,加热至25~80℃,持续搅拌0.5~4h后,过滤,获得浸出液和浸出渣,浸出液返回作为下一轮步骤(2)中的稀释水,浸出渣进入下一步工序;
其中,碱性浸出剂的添加量为细矿总量的0.5~8wt.%;
(3)向步骤(2)中获得的浸出渣中加水,搅拌均匀,加入PH调节剂,获得PH值为10~11的矿浆;
其中,水的添加量为浸出渣质量的1.5~2.5倍;
(4)向步骤(3)中获得的矿浆中加入无氰提金剂,保持温度在15~25℃,稳定0.5~2h后,加入活性炭,搅拌12~24h后,获得载金炭和尾渣;
其中,每吨矿浆添加无氰提金剂10~20kg。
本发明中,先将黄铁矿烧渣破碎成比表面积较大的细矿,增加了含金氧化物及其它化合物与外界的动力学扩散几率,以方便后续处理;通过碱性浸出剂的预浸出处理,将细矿中的含S、含As物质、硅酸盐等物质溶除,强化含金化合物的反应活性,使得细矿中绝大多数包括部分物质晶格中的金、银暴露出,以与后续添加的无氰提金剂反应,从而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
进一步地,步骤(1)中获得的细矿的粒径全部小于0.074mm。
进一步地,步骤(1)中获得的细矿的平均粒径小于0.037mm。
进一步地,步骤(1)中获得的细矿中粒径小于0.037mm的细矿占细矿总量的95mol.%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2)中碱性浸出剂由烧碱、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优选为烧碱,烧碱碱性强,价格便宜,而且不会带入有害离子。
进一步地,步骤(3)中PH调节剂由石灰、烧碱、苏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优选为石灰。
进一步地,步骤(4)中加入无氰提金试剂,无氰提金剂(是一种或几种试剂的混合物,包括碱、氧、铵、钙、多硫等物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4)中加入无氰提金试剂,稳定时间为0.5h。
进一步地,步骤(4)中无氰提金剂主要由碳酸钠、氯化钠、次氯酸钠、氯化钙、石硫合剂组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解吸电解步骤,对步骤(4)中载金炭进行解吸电解处理,获得含有金、银的金泥和活性炭。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滤步骤,对步骤(4)中的尾渣进行压滤处理,获得铁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9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