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0275.6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汪飞;戴家兵;李维虎;赵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82 | 分类号: | C08G18/8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聚氨酯 节能 生产 设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所用的水性聚氨酯脱溶生产工艺均是采用加热脱溶釜中含溶剂丙酮的水性聚氨酯,然后采用真空泵真空抽取被加热汽化的溶剂丙酮,被加热汽化的溶剂丙酮经过冷凝器时,被冷凝成液体,然后流入管道下的接收罐中,现在通过冷凝器的冷媒均是通过制冷机组制冷来达到降低冷媒温度的,一般要求冷媒的温度在-10℃,冷凝效果比较好,脱溶时间也比较短,但是大量汽化的溶剂丙酮被冷凝需要极大的冷量,这就需要配备非常大的冷媒池或者极大功率的制冷机组,极大功率的制冷机组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耗电量也巨大;配备非常大的冷媒池一方面冷媒一般都是乙二醇,体积越大,越不安全,另一方面,需要提前很长时间进行制冷,耗电量也是非常大的,生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及工艺,该设备可以做到使用较小制冷机组和较小冷媒池来满足生产脱溶的目的,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包括:脱溶釜,其顶端设置有溶剂出口;连接管路,其一端为连接管路进口端,另一端为连接管路出口端;所述连接管路进口端与所述脱溶釜的溶剂出口相连;循环水冷凝器,所述循环水冷凝器包括第一外管和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一端为第一内管进口端,另一端为第一内管出口端,所述第一内管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外管延伸并穿出所述第一外管的第一出口管;所述第一内管进口端与所述连接管路出口端相连;冷媒冷凝器,包括第二外管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管内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一端为第二内管进口端,另一端为第二内管出口端,所述第二内管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二外管延伸并穿出所述第二外管的第二出口管;所述第二内管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内管出口端相连;真空接引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内管出口端相连,其一侧设置有抽气接口;真空泵,其通过管路与所述抽气接口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一溶剂接收罐,所述第一溶剂接收罐与所述第一出口管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还包括第二溶剂接收罐,所述第二溶剂接收罐与所述第二出口管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管的一端设置有进循环水接管,另一端设置有出循环水接管;所述第二外管的一端设置有进冷媒接管,另一端设置有出冷媒接管。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管与所述第一内管之间装有循环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的流向与第一内管内溶剂的流向相反。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第二内管之间内装有冷媒。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的流向与所述第二内管内溶剂的流向相反。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连接管路的夹角为0.5-5°。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脱溶釜中含溶剂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2)向循环水冷凝器内通入循环水,同时向冷媒冷凝循环器内通入冷媒;
3)待温度达到溶剂沸点,开启真空泵,真空泵将汽化的溶剂通过一个或多个依次相连的循环水冷凝器,一部分汽化溶剂被循环水冷凝下来,然后流入第一溶剂接收罐中,然后剩下汽化溶剂通过一个或多个依次相连的冷媒冷凝器被冷凝成液体,流入第二溶剂接收罐中。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及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溶剂冷凝过程添加了循环水冷凝器,使得循环水冷凝器分担部分冷量,在此阶段可以冷凝大量的丙酮,来减轻后面冷媒冷凝器的压力,循环水可以通过冷却塔来降温,冷却塔只需要一个风机即可,不需要压缩机制冷,成本较低。本发明使用较小制冷机组和较小冷媒池来满足生产脱溶的目的,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水性聚氨酯节能脱溶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脱溶釜
2 连接管路
3 循环水冷凝器
31第一内管
311 第一内管进口端
312 第一内管出口端
313 第一出口管
32第一外管
321 进循环水接管
322 出循环水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02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失模晾干架
- 下一篇:一种无辐条电动自行车轮毂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