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0643.7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武光明;李传明;蔡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2617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表面 真空 隔热 方法 | ||
1.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多个独立的内部均为真空的六棱柱腔体作为隔热材料,每个六棱柱腔体均是由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材料制成的六棱柱腔体,各六棱柱腔体的六个棱边均具有六个立柱,各六棱柱腔体的内外表面镀有密封薄膜;所述六棱柱腔体的壁厚为0.1~1mm,上下底面厚为0.1~2mm,六边形边长为3~10mm,六棱柱总高度为10~20mm,上底面设有直径为0.2~2mm的抽真空通孔,该六棱柱腔体内部的六个面均有加强筋;
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与该异形表面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异形表面的真空隔热层,具体为:将各真空六棱柱腔体均用低温热熔膜包裹,然后整齐排列在铺有低温热熔膜的待隔热异形表面,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的上面铺设装饰膜,升温至低温热熔膜的熔点,并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上下四周挤压,将各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棱柱腔体采用的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的材料为PP材料、陶瓷材料、碳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为:
将各真空六棱柱腔体均用胶黏剂包裹,然后整齐排列在涂有一定厚度胶黏剂的待隔热异形表面,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的上面铺设装饰膜,并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上下四周挤压,将各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采用环保阻燃胶黏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六棱柱腔体的内外表面镀有密封薄膜采用溶液液面沉降方法镀膜、化学法镀膜、物理法镀膜中的任一种。
6.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多个独立的内部均为真空的六棱柱腔体作为隔热材料,每个六棱柱腔体均是由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材料制成的六棱柱腔体,各六棱柱腔体的六个棱边均具有六个立柱,各六棱柱腔体的内外表面镀有密封薄膜,各六棱柱腔体均具有抽真空通孔;所述六棱柱腔体的壁厚为0.1~1mm,上下底面厚为0.1~2mm,六边形边长为3~10mm,六棱柱总高度为10~20mm,上底面设有直径为0.2~2mm的通孔,该六棱柱腔体内部的六个面均有加强筋;
在真空环境下,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并封闭各六棱柱腔体的抽真空通孔,使成为真空状态的各六棱柱腔体与该异形表面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异形表面的真空隔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真空状态下,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并封闭各六棱柱腔体的抽真空通孔为:
在真空环境下,将各真空六棱柱腔体均用胶黏剂包裹,然后整齐排列在涂有一定厚度胶黏剂的待隔热异形表面,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的上面铺设装饰膜,并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上下四周挤压,将各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
或者,在真空环境下,将各真空六棱柱腔体均用低温热熔膜包裹,然后整齐排列在铺有低温热熔膜的待隔热异形表面,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的上面铺设装饰膜,升温至低温热熔膜的熔点,并在各真空六棱柱腔体上下四周挤压,将各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棱柱腔体采用的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的材料为PP材料、陶瓷材料、碳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06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管内况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结构飞轮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