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0643.7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武光明;李传明;蔡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2617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表面 真空 隔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包括:以多个独立的内部均为真空的六棱柱腔体作为隔热材料,每个六棱柱腔体均是由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材料制成的六棱柱腔体,各六棱柱腔体的六个棱边均具有六个立柱,各六棱柱腔体的内外表面镀有密封薄膜;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与该异形表面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异形表面的真空隔热层。该方法可以实现在异形表面实现隔热,可随意组装和允许局部破损,真空保持时间达到10年以上,可用于非平面需要隔热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隔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材节能政策的带动作用,建筑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通常采用聚苯乙烯发泡材料(EPS)、轻质纤维材料和岩棉,即使保温性能最好的这些材料,低密度下导热系数仍然较高(0.027W/m·K),单位材料能量消耗大,且这些材料存在易燃、成本高等缺点。
真空隔热板(VIP板)是由填充材料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有效避免了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性。真空隔热保温一般情况下采用3种方案:①采用高真空的双层壁;②采用高真空的型腔,其内有一定量的中间抛光薄片作为发射屏,能很好的反射光线,以防止热量辐射传递;③有粉状的物质或轻质纤维的型腔,这种粉状的物质和轻质纤维在真空和低温下有低热导性。
真空隔热板可以用于家用冰箱的保温层,建筑上用真空隔热板做墙体使建筑物内冬冷夏凉。在冷藏车、冷库、食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的长距离运输容器、集散箱等也广泛应用。
现有的真空绝热板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芯材10、气体吸附材料20和隔气结构30。其中,芯材10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维持真空绝热板的固定形状;形成真空空腔,维系板内真空,阻热。隔气结构30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与外部大气环境隔离,形成绝热板内真空条件的腔壁。气体吸附材料20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板内的氮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维持板内高真空。如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发明了一种真空隔热板(CN 102620115A),该真空隔热板上具有通孔,该通孔的位置可以设在安装面上有凸起物的位置处,以使通孔与凸起物匹配,可以方便真空隔热板的安装,扩大了真空隔热板的使用范围,同时也提高了真空隔热板的隔热效率。
而且现有的真空隔热板还存在不能随意切割,保温板一旦发生破损,真空度难以保持的问题。而且。现有的保温板只能应用于平整面或是有部分凸起物的平面,无法适用于异形表面的保温隔热。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能方便的对异形表面进行真空隔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包括:
以多个独立的内部均为真空的六棱柱腔体作为隔热材料,每个六棱柱腔体均是由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材料制成的六棱柱腔体,各六棱柱腔体的六个棱边均具有六个立柱,各六棱柱腔体的内外表面镀有密封薄膜;
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与该异形表面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异形表面的真空隔热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异形表面真空隔热方法,包括:
以多个独立的内部均为真空的六棱柱腔体作为隔热材料,每个六棱柱腔体均是由低导热系数、气密性好且阻燃环保材料制成的六棱柱腔体,各六棱柱腔体的六个棱边均具有六个立柱,各六棱柱腔体的内外表面镀有密封薄膜,各六棱柱腔体均具有抽真空通孔;
在真空环境下,将多个所述六棱柱腔体组装粘结至所述异形表面并封闭各六棱柱腔体的抽真空通孔,使成为真空状态的各六棱柱腔体与该异形表面牢固粘结在一起形成所述异形表面的真空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纳宏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0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管内况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结构飞轮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