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蔗压榨辊轴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1174.0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3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隆成柱;隆小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隆盛双金属铜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4 | 分类号: | B23P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韦肖燕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伊***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压榨辊 修复工艺 糖厂 机械加工技术 修复 表面清除 表面硬化 粗车加工 工艺步骤 精车加工 磨削加工 时效处理 退火处理 压榨辊轴 硬化处理 预热处理 质量稳定 耐用度 前处理 车削 焊补 轴颈 测量 入库 | ||
本发明涉及糖厂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糖厂甘蔗压榨辊轴修复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预热处理、表面清除、车削清除、测量、焊补、退火处理、时效处理、粗车加工、精车加工、表面硬化前处理、轴颈硬化处理、磨削加工和入库,本发明的压榨辊轴修复工艺具有简便易行,修复成本低廉;修复的甘蔗压榨辊轴质量稳定,强度和硬度高,耐用度好;结构合理,使用适应性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厂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糖厂甘蔗压榨辊轴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甘蔗,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以及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和铁等物质,并且甘蔗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和滋阴润燥等功效,广受人们的喜爱。我国是食糖消费大国,中国人均食糖量为8公斤/年;国际平均量为21公斤/年;港台一般也在23公斤/年;欧洲有的国家人均年食糖量达到60公斤以上。国内外的糖料作物主要为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糖在国内占总产糖量的90%以上。目前,我国食糖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总体上高于国际市场,各个制糖企业之间成本差异较大。国内甘蔗糖厂压榨抽出率为93%~95%,而国际大型制糖企业的压榨抽出率在98%以上,所以,我国制糖的质量有待提高。甘蔗制糖工序包括提汁、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和干燥。从甘蔗提取蔗汁的方法有压榨法与渗出法。压榨法是对甘蔗通过预处理和压榨设备与渗浸系统相配合提取蔗汁的方法。甘蔗压榨机是对甘蔗进行汁液榨取,实现固液分离的机械设备。在甘蔗压榨机中,压榨辊轴是安装在甘蔗压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压榨机上有多个辊轴,甘蔗被喂入顶辊和底辊之间被压榨,将甘蔗内部所含的蔗汁榨出。因所有甘蔗都要经过压榨辊5~6次的压榨,才能尽可能的将蔗汁压出,因而压榨辊轴的磨损特别严重,大多数糖厂的压榨辊轴只能使用一个榨季(4~5个月)就必须更换,但由于压榨辊轴结构复杂,难以制造,用料也比较昂贵,所以压榨辊轴报废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节约成本,人们往往采用对磨损的压榨辊轴如榨壳以及轴颈进行修复,榨壳的修复目前工艺技术较成熟,对轴颈的修复,公开文献也作了一些报道,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卢丽于2014年6月14日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压榨辊轴轴颈磨损的修复方法(申请号:201410263198.2),公开涉及了甘蔗压榨设备技术领域,其修复方法的步骤如下:1)榨辊轴颈磨损后,先探伤,检查有无裂纹;2)无裂纹的在榨辊轴颈表面经处理后熔喷多层材料后磨至尺寸;3)有裂纹的,裂纹较浅的刨掉或填平,裂纹较深的去除裂纹后开键槽嵌装锻钢键,键与基体焊接;4)焊牢锻钢键后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然后用DH焊条喷涂,熔喷多层材料后磨至尺寸。
然而,经本发明人市场调查后发现,该文献虽然对压榨辊轴轴颈磨损采取了熔喷多层材料后磨至尺寸的修复方法,使得甘蔗压榨辊轴可以再次使用,虽然可以解决榨辊轴报废造成经济损失的一些问题。但由于甘蔗为所含纤维状物质丰富,而且蔗汁有一定酸度,所以,该修复方法的甘蔗压榨辊轴的轴颈,其硬度不高,耐用度还是比较低,直接引起压榨质量不稳定。因此,突破一种工艺更合理,使得修复甘蔗压榨辊轴的强度更高,耐磨性更好的修复工艺技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结构合理,耐用度高的糖厂甘蔗压榨辊轴修复工艺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甘蔗压榨辊轴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
1)预热处理:放入加热炉加热,温度是100~300°C;
2)表面清除:采用手工焊枪将以上步骤1)预热处理得到的压榨辊轴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辊轴表面的锈蚀以及浸渗至辊轴内层组织的水份和油泥;
3)车削清除:车床车去辊轴表面层的疲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隆盛双金属铜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隆盛双金属铜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1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