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多孔性材料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42626.7 申请日: 2017-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8358607A 公开(公告)日: 2018-08-03
发明(设计)人: 廖三棨;江世哲;郑瑞滨 申请(专利权)人: 润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4B33/132 分类号: C04B33/132;C04B33/13;C04B18/02
代理公司: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代理人: 章蕾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孔性材料 混合物 污泥 制备 化学机械研磨 半导体制程 发泡剂混合 研磨成粉体 黏土矿物 烧结 黏结剂 粉体 膨胀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多孔性材料的方法,其包含:提供干燥的污泥,其是由半导体制程化学机械研磨所产生;将所述干燥的污泥、黏土矿物及发泡剂混合并研磨成粉体;再将所述粉体与黏结剂混合以得一混合物;以及烧结膨胀所述混合物,以获得一多孔性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制备多孔性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半导体制程中化学机械研磨所产生的污泥转化成多孔性材料。

背景技术

轻质骨材最早源自公元1908年,美国利用膨胀性黏土及页岩,经过旋窑于高温下烧制获得。而烧制轻质骨材的原料选择上,有天然的原料如珍珠岩、松脂岩、页岩、板岩及蛭石等,但因天然原料的获得需进行矿物开采,对于环境的破坏较大且此类矿物匮乏的国家亦不容易发展轻质骨材。于1970年代开始,轻质骨材的原料发展有选用工业废弃物,如膨胀矿渣、煤矸石陶粒、粉煤灰、下水道污泥、工业污泥以及飞灰等;在台湾直至1990年代,始之利用水库淤泥作为制造轻质骨材以发展轻质混凝土。

因此随着制备轻质骨材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因此制程上也会有所差别。最初的轻质骨材的制作法是选择自然界矿物作为原料,如页岩或膨胀黏土,矿物经过开采后,破碎筛分至适当粒径的大小后进入旋窑烧结膨胀,完成品需再经过破碎分级出产品别。依据生产商的不同,过程中会进行造粒动作(pelletizing),使骨材形成大小约5mm至20mm圆形造粒体,依照造粒体的大小差异具有不同的产品别,圆形造粒体主要是因可帮助混凝土在高压输送的流动性,因此具低吸水性的圆形骨材较受业界所采用。如原料取用工业废弃物,为维持成分的均一性,制程中需加入配料措施(ingredient)以维持后续烧制膨胀的温度条件,其中德国Dennert Poraver公司是利用废弃玻璃进行膨胀骨材的生产,除生产5mm至10mm的轻质骨材,并于公元2003年成功利用喷雾造粒生产超细轻质骨材,最小粒径可至0.04mm,因粒径范围的延伸,骨材除应用在生产轻质混凝土,亦可添加至涂料中,可见轻质骨材不止于建筑材料的应用。

此外,制备轻质骨材时,需经过一烧制程序,使其发生膨胀行为而形成多孔结构。先前研究指出只要符合一定成分范围的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及助熔剂(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铁(Fe2O3)),烧制温度约在1100℃至1300℃可达到发泡的效应,其中SiO2影响玻璃相的黏度,含量越高时,所得到的玻璃相的黏度也随之提升,对骨材的性质影响,则是降低骨材的强度;氧化铝则是影响骨材强度与密度;其他助熔剂影响玻璃相的黏度,含量增加时,玻璃相的黏度随之下降。根据其他研究显示,轻质骨材的制造过程一定要满足两种条件:(1)原料加热至高温时,必须能够生成黏性的玻璃相来包覆逸散的气体;当玻璃相黏滞度较高时,所产生的孔隙较细,黏滞度低时,产生在内部的孔洞较大;以及(2)在原料内部气体生成前,表面必须以生成玻璃相。

而因轻质骨材为一种具多孔结构的矿物粒料,可经由高温烧制获得,因此具耐火性质,且因其结构关系,具有隔音、隔热且质轻的效果,依照物理特性用于结构混凝土及非结构性混凝土的用途上,如道路沥青料、高楼建筑的结构梁或是隔音墙面。

目前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晶圆尺寸的需求已经从8吋上升到12吋,为了在晶圆上累积更多的组件,晶圆的平坦化措施已是一项标准化流程,化学机械研磨(Chemical-Mechanical Polishing;CMP)制法是目前主要使晶圆平整的方式,而在CMP研磨液中,掺杂了许多纳米级二氧化硅(SiO2)粒子作为研磨粒体,于制程使用完毕后,悬浮在废水之中,为了减少环境冲击及符合废水排放标准,CMP制程废水经过一定处理程序及过滤后,产生许多由纳米粒子及絮凝物所组成的污泥,其状况多为饼状并依据絮凝物的种类而有白色及棕色之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润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2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