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酿造酱油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6679.6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志立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酿造 酱油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酿造酱油的工艺,包括:步骤一、利用大豆和面粉制作发酵混合物;步骤二、分两次向发酵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第一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1‑0.2%,第二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2‑0.4%;步骤三、将成曲与盐水混合,在将成曲与盐水混合的过程中,缓慢向成曲加入盐水,加入的速度为10mL/min,并且边加入边搅拌,控制成曲内部的盐分为18.0‑19.0g/mL;在成曲表面再均匀喷洒一层盐水,从而使在刚喷洒完成后成曲表面的盐分含量为19.3‑19.5g/mL;在常温下发酵,发酵周期为4‑5个月。本发明通过对酱油制备过程进行改进,改进了酱油的风味和色泽,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酿造酱油的工艺。
背景技术
酱油是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目前,发酵酱油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的低盐固态发酵,二就是高盐稀态发酵。其中,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又分“广式高盐稀态工艺”和“日式高盐稀态工艺”。
广式酱油酿造工艺是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经过蒸煮、制曲、高盐稀态发酵,最后采用浸出法滤出酱油,所得酱油色泽红褐、酱香浓郁、体态浓稠、味道鲜美。由于广式高盐稀态酿造工艺采用晒露发酵,对环境温度和光照的依赖性大,因此一般冬季发酵周期较夏季长,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酱油,但在风味色泽上仍与夏季生产的酱油有一定的差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酿造酱油的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酿造酱油的工艺,包括:
步骤一、利用大豆和面粉制作发酵混合物;
步骤二、分两次向发酵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第一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1-0.2%,培养5-8个小时,控制第一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0-25℃;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第二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2-0.4%,继续培养40-50个小时,控制第二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8-32℃;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制备的成曲与盐水混合,其中,在将成曲与盐水混合的过程中,缓慢向成曲加入盐水,加入的速度为10mL/min,并且边加入边搅拌,控制成曲内部的盐分为18.0-19.0g/mL;在成曲表面再均匀喷洒一层盐水,从而使在刚喷洒完成后成曲表面的盐分含量为19.3-19.5g/mL;在常温下发酵,发酵周期为4-5个月。
优选的是,所述的酿造酱油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利用大豆和面粉制作发酵混合物,其中,大豆和面粉的质量比10:7。
优选的是,所述的酿造酱油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分两次向发酵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第一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1%,培养5-8个小时,控制第一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0-25℃;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第二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2%,继续培养40-50个小时,控制第二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8-32℃。
优选的是,所述的酿造酱油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分两次向发酵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第一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1%,培养5个小时,控制第一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0-25℃;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第二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2%,继续培养40个小时,控制第二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8-32℃。
优选的是,所述的酿造酱油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分两次向发酵混合物中接种米曲霉,第一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1%,培养5个小时,控制第一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0℃;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第二次的接种量为发酵混合物的0.2%,继续培养40个小时,控制第二次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温度为28℃。
优选的是,所述的酿造酱油的工艺中,所述步骤三中,发酵周期为4个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志立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志立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鲜风味调味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鲜虾味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