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2220.7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翊如;蔡乐梅;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1/40;G01N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甲酸 饮料 灵敏度 种检测 萃取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拉曼光谱技术 选择性萃取 复杂基质 技术检测 结合表面 萃取效率 目标物 微萃取 检测 富集 硅胶 基板 薄膜 | ||
1.一种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制备硅胶萃取基板:
1-1)将0.8~1.2cm×0.8~1.2cm的玻璃片依次在超纯水、乙醇、丙酮中各超声清洗8~12min,氮气吹干;另将浓硫酸和双氧水按照体积比6~8:2~4混合,冷却;将氮气吹干的玻璃片加入至该浓硫酸和双氧水混合液中,85~95℃水浴加热0.5~1.5h后,取出玻璃片,超纯水冲洗,氮气吹干;
1-2)往55~65℃的超纯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溶解,得到浓度为0.3~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1-3)将步骤1-2)得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与薄层色谱硅胶按照2~4mL:0.5~1.5g的配方比例混合,搅匀,得到糊状物;
1-4)将步骤1-3)得到的糊状物迅速涂在步骤1-1)得到的玻璃片上,不断振动玻璃片使其上的糊状物分布均匀;
1-5)将步骤1-4)得到的涂覆了糊状物的玻璃片放置在水平面上自然晾干,然后在100~110℃干燥20~40min,即得所述硅胶萃取基板,该硅胶萃取基板呈宏观平面形态,玻璃片基底上涂覆的硅胶层厚度为100~150μm;
2)薄膜微萃取富集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苯甲酸:将待测样品移入薄膜微萃取装置中,将步骤1)制得的硅胶萃取基板浸入待测样品中,在室温、800~1500rpm搅拌速率下进行薄膜微萃取,萃取15~25min后,取出硅胶萃取基板,挥干水分;
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检测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苯甲酸:将4~12μL浓缩的AuNPs滴加于步骤2)得到的硅胶萃取基板表面,之后用拉曼仪器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薄膜微萃取装置包括萃取支架和瓶身;该萃取支架包括瓶盖、密封垫和支撑架;该瓶盖与所述瓶身适配装接,所述密封垫设于该瓶盖内,所述支撑架位于瓶身内,支撑架上部与密封垫固接,支撑架下部设有用于安放所述硅胶萃取基板的U型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的容积为10~50m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长度为5~7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宽度为0.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铝片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饮料中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浓缩的AuNPs的制备方法为:将4.5mL金纳米溶液原液于3000~5000rpm条件下离心10~20min后弃去上清液以浓缩至0.1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22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