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解法沸腾造粒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3811.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龙;黄哲锋;熊飞;郭建峰;李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B01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馨仪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KY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 沸腾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溶解法沸腾造粒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取调味料晶体、粘结剂、麦芽糊精、精料及水;对该水进行灭菌,冷却后放入该粘结剂,搅拌至溶解,再加入该调味料晶体,搅拌至溶解,制成一喷雾液;将该精料及该麦芽糊精混合升温后开始进行喷雾造粒;以及烘干、冷却、整粒、筛分、包装。本发明可以简化现有的沸腾造粒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调味料的造粒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方便食品制作过程中,通常会将食品本体及调味料包一起包装,以便于消费者使用的时候将二者混合,快捷、方便地食用。为了获得更好的口感,调味料包部分所包含的往往不是单一的调味料,而是将多种调味料混合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复合调味料。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粉碎法沸腾造粒工艺来制作所述复合调味料,不但可以混合多种调味料,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造粒效果,便于消费者使用。该工艺的步骤如下:首先,将调味料晶体部分(如盐、糖、味精等)粉碎至80目以下;而后,再将粉碎后的晶体、精料、麦芽糊精混合,升温后进行喷雾造粒;喷雾造粒完成后,进行后续的烘干、冷却、整粒、筛分、包装等生产步骤。在造粒的过程中,粉状物料(粉碎后的晶体、精料和麦芽糊精)投入造粒机料斗内,由于热气流的作用,使粉状物料悬浮呈流化状循环流动,达到均匀混合;同时喷入喷雾液(通常由水和粘结剂配制而成)润湿容器内的粉末状物料,使粉末状物料凝成疏松的小颗粒,又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被蒸发掉其中的水分;由于喷雾的润湿凝结过程与热气流的高效干燥过程同时进行,粉状物料形成的颗粒不断被润湿、长大、密实、凝结,最终形成均匀的多微孔球状颗粒。
然而,这种现有的粉碎法沸腾造粒工艺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粉状物料的细密程度和混合均匀度要求很高,这样才能保证其在热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均匀的流化状态,最终制成的颗粒中各种调味料才能够均匀分散,无成团结块现象。由此,对于调味料晶体即必须进行粉碎工序,以及晶体、精料、麦芽糊精的混合工序,该些工序均需要投入相应的设备以及产生运行成本。另外,粉碎工序还会因为粉尘散失等产生一定的重量损耗。
由此,如何设计一种改进的沸腾式造粒工艺,使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即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解法沸腾造粒工艺,使其可以简化现有的沸腾造粒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溶解法沸腾造粒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取调味料晶体、粘结剂、麦芽糊精、精料及水;
2)配制喷雾液:对步骤1)中的该水进行灭菌,冷却后放入该粘结剂,搅拌至溶解,再加入该调味料晶体,搅拌至溶解,制成一喷雾液;
3)喷雾造粒:将该精料及该麦芽糊精混合升温后开始进行喷雾造粒;以及
4)烘干、冷却、整粒、筛分、包装。
其中,于步骤1)中,以重量100%计,该调味料晶体为15-35%、该麦芽糊精为3-5%,剩余为该精料;该粘结剂重量为该调味料晶体、该麦芽糊精、该精料重量之和的0.1-0.4%。即,调味料晶体、麦芽糊精及精料的重量总和定义为一粉料量,该粉料量为100%,该调味料晶体为15-35%、该麦芽糊精为3-5%,剩余为该精料。而该粘结剂的重量为该粉料量的0.1-0.4%。
其中,于步骤1)中,该水的重量为该调味料晶体、该麦芽糊精、该精料重量之和的40-60%。即,该水的重量为该粉料量的40-60%。较佳的,该水为软水。为保证配方中晶体含量不变,若因工艺需要,在步骤3)中需多喷雾时,可先喷含晶体的喷雾液,再喷水(消毒软水),或在步骤2)配制喷雾液时,多加水(消毒软水)。
其中,于步骤1)中,该粘结剂包括黄原胶。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以选用其他适合的粘结剂或者粘结剂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