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缓解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反应的改良蛋白mMet e 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941.3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傅玲琳;王彦波;饶志恒;周瑾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C12N15/70;A23L33/18;A61K38/17;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缓解 对虾 肌球蛋白 反应 改良 蛋白 mmet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反应的改良蛋白mMet e 1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改良蛋白mMet e 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对照新对虾属原肌球蛋白Met e 1抗原特异性表位氨基酸序列与四种海洋鱼类原肌球蛋白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重新设计其抗原表位氨基酸残基序列得到改良蛋白mMet e 1氨基酸序列;(2)逆向转录翻译得cDNA;(3)将所得cDNA与载体质粒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并结合,得重组质粒载体;(4)将重组质粒载体导入宿主菌,表达改良蛋白mMet e 1;(5)纯化得到改良蛋白mMet e 1标准品。本发明具有产量高,生产稳定,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食品过敏免疫调控领域,介绍了一种以新对虾属(Metapenaeus)原肌球蛋白(Met e 1)为原型,通过针对性的比对,设计制备的一种可用于缓解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反应的改良蛋白mMet e 1制备方法,旨在为典型水产食品过敏的控制提供支撑。
背景技术
食物过敏是一类典型的过敏反应,是一种由IgE介导的速发性免疫反应,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对虾及其制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却因具有较高的致敏性,影响了过敏人群的食用。据统计,对虾等甲壳类动物引发的过敏反应广泛存在于全球各个国家当中,最高可占食物过敏总人口的30%以上,食物过敏的儿童中对虾等甲壳类过敏的比例甚至高达60%以上。进一步分析显示,原肌球蛋白是引起人们甲壳类水产食品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够引起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腹泻等症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且不同对虾品种以及其他甲壳类动物的原肌球蛋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能够引起一定的交叉反应,最终加大了这类人群的过敏反应,因此如何缓解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反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缓解和控制对虾等食品过敏普遍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均可以显著降低过敏原的免疫活性。其中物理法包括加热、辐照、微波以及超高压等,化学法包括强酸水解、靶向美拉德反应,生物法多采用酶解法,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以上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或者控制对虾等食品过敏,一方面在消除对虾等食品过敏原本身的同时,由于食品不同的基质和自身的结构差异,并不能很好的完全去除过敏原;另一方面改变了食品原有的结构和感官性状,进而影响了作为商品的原有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缓解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反应的改良蛋白mMet e 1以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缓解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反应的改良蛋白mMet e 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蛋白mMet e 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照新对虾属原肌球蛋白Met e1抗原特异性表位氨基酸序列与四种海洋鱼类原肌球蛋白序列,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重新设计其抗原表位氨基酸残基序列得到改良蛋白mMet e 1氨基酸序列;
(2)通过mMet e 1的氨基酸序列逆向转录翻译得到改良蛋白mMet e 1的cDNA序列并进行合成;
(3)将所得cDNA与载体质粒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并结合,获得改良蛋白mMet e1重组质粒载体;
(4)将所得重组质粒载体导入宿主菌,培养经转化的宿主菌,使其表达改良蛋白mMet e 1;
(5)经纯化柱纯化所得的改良蛋白,得到改良蛋白mMet e 1标准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