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步合成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605.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珉;梁桃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5/18 | 分类号: | C07D235/18;C07D40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步 合成 氨基 苯并咪唑 衍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步合成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反应器中,加入二苯胺类化合物、一级胺或其对应的酸式盐、金属催化剂、氧化剂和溶剂,在25~130℃下搅拌反应1~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经柱层析提纯得到所述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本发明以二苯胺类化合物与一级胺为原料一步合成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具有合成步骤简单、操作安全、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合成方法对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步合成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具有生物、药物活性的产物中,亦是某些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核心骨架。研究表明,一系列苯并咪唑化合物被发现具有抗HIV-1、抗肿瘤、抗细胞增殖、抗寄生虫、抗炎症、抗氧化和抗癫痫等方面的生物活性。除此之外,此类化合物还广泛用作染料、功能材料和农药等。因此,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备受关注。(Singh,S.;Bharti,N.;Mohapatra,P.P.Chem.Rev.2009,109,1900;Marson,C.M.Chem.Rev.2011,111,7121.)。
通过邻苯二胺与羧酸、醛、醇、胺及其衍生物的反应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合成路径。此外,在传统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方法中,还有利用邻硝基苯胺、卤代苯胺、邻二卤代苯等为原料的报道。不足之处是这些传统的方法都需要较为苛刻的条件——强酸、高温、长时间等。(Chawla,A.;Kaur,G.;Sharma,A.K.Int.J.Pharm.Phytopharmacol.Res.2012,2,148;Panda,S.S.;Malik,R.;Jain,S.C.Curr.Org.Chem.2012,16,1905.)。
近些年,一些其它的合成苯并咪唑的方法也陆续被报道,Alla,Sadig等团队分别报道了通过分子内C-H/N-H键的氧化偶联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方法,这些策略都是基于预制备或原位生成的脒、亚胺或其类似物通过分子内氧化实现C-H键胺化得到的,尽管这些策略相对于传统的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挑战:(1)由于缺乏导向基团的存在,C-H键直接胺化的区域选择性难以控制;(2)在氧化条件下,像芳基胺和烷基胺这些简单的胺类化合物很容易形成聚合物、亚胺或者偶氮化合物。(Alla,S.K.;Kumar,R.K.;Sadhu,P.;Punniyamurthy,T.Org.Lett.2013,15,1334.;Sadig,J.E.R.;Foster,R.;Wakenhut,F.;Willis,M.C.J.Org.Chem.2012,77,9473.)。
最近,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已被发现在光电材料的应用中有着非常优异的性能,遗憾的是,利用传统的合成方法得到这类化合物需要经过至少3步反应过程,由此带来了操作复杂、总收率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明显不足,这将极大的限制这类化合物的应用。(Hyun,Seo Yong.;Yoon,Yong Ho.;Song,Jeong Han.Preparation ofbenzimidazole compounds as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materials:Korea,10-2012-0080065[P],2014-08-23.)。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步合成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步合成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反应器中,加入化合物1、化合物2、金属催化剂、氧化剂和溶剂,在25~130℃下搅拌反应1~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旋蒸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经柱层析提纯得到所述5-二芳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石墨烯纳米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3,6-二羟基哒嗪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