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0743.6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樊明;边宇枢;高志慧;康红军;邵红全;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56部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发动机 可调频率 对称式 吸振器 磁流变弹性体 直流线圈 铁芯 发动机振动 安装底座 安装基座 工作模式 工作频带 固有频率 剪切模式 减振效果 减振装置 拐角 连接杆 共振 平直 能耗 | ||
1.一种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2)、振动单元、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和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其中:
所述安装底座(2)与车辆发动机顶盖(1)通过螺栓固连,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通过螺钉与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相互配合并固定在安装底座(2)上;
所述振动单元呈对称布置,每一侧由2个拐角铁芯(3)、1个平直铁芯(4)、2个磁流变弹性体(8)和1个直流线圈(5)组成,拐角铁芯(3)分别通过2个螺钉与平直铁芯(4)固连,直流线圈(5)利用微量过盈紧固在平直铁芯(4)上,磁流变弹性体(8)分别与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和拐角铁芯(3)粘结,利用连接杆(7)将振动单元两侧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2)为一“T”形的安装支座,底部设有4个通孔,4个螺栓通过该通孔将吸振装置与发动机顶盖(1)固连;底部上表面为平直的矩形悬臂,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和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与该悬臂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为一“T”形支座,底部设有4个螺纹通孔与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的4个通孔配合,底部下表面设有凹槽,该凹槽与安装底座(2)的悬臂配合,便于安装定位,底部上表面设有平直的矩形悬臂,沿悬臂方向设有2个长通孔,该通孔与连接杆(7)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为一“T”形支座,底部设有4个通孔,4个螺钉穿过该通孔与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的螺纹通孔形成螺纹连接;底部下表面设有凹槽,该凹槽与安装底座(2)的悬臂配合;底部上表面设有平直的矩形悬臂,沿悬臂方向设有2个长通孔,该通孔与连接杆(7)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拐角铁芯(3)底部设有4个通孔,底部下表面与磁流变弹性体(8)相粘接;底部上表面设有矩形悬臂,该悬臂顶端设有2个螺纹孔与平直铁芯(7)的通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平直铁芯(4)呈“凸”字形状,较薄的两侧分别设有2个通孔,4个螺钉穿过该通孔将2个拐角铁芯(3)固定到1个平直铁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磁流变弹性体(8)为长方体,弹性体底面与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和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的悬臂侧面相粘结,顶面与拐角铁芯(3)的底部下表面粘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直流线圈(5)呈圆柱形,中间为通孔,该通孔直径稍小于平直铁芯(4)横切面的对角线长度,以便形成过盈连结,将直流线圈(5)紧固在平直铁芯(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频率的对称式车辆发动机吸振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杆(7)为圆柱体,一端直径较大,另一端设有螺纹;连接杆(7)分别穿过第一弹性体安装基座(6)和第二弹性体安装基座(9)上的长通孔以及拐角铁芯(4)上的通孔,末端螺纹用于安装螺母,连接杆(7)的杆部直径略小于弹性体基座长通孔的宽度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56部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56部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7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