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环杂芳香体系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0751.0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仁;王克威;杨洮乙;薛雨;李青;张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19/00 | 分类号: | C07D519/00;C07D453/02;C07D471/04;A61K31/439;A61K31/4745;A61P25/28;A61P25/18;A61P25/08;A61P25/24;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牛利民;郑霞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环杂 芳香 体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用途 | ||
1.一种如式(I’)、式(I”)、式(I””)或式(I””’)所示的三环杂芳香甲酰胺类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选自下列基团:氢,羟基,氰基,硝基,氨基,卤素,C1-6烷基,C3-6环烷基,C1-6烷氧基,C3-6环烷氧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3-6环烷基,卤代C1-6烷氧基,卤代C3-6环烷氧基,二C1-3烷基胺基,C2-6烯基,或C2-6炔基;
或者下列基团中的一种:
这里,M1为CH或N;M2为CH2或O或S或NH;M3为CH或N;M4为N;M5为CH2或O或S或NH;RM1、RM2、RM3、RM4和RM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羟基,氰基,硝基,氨基,卤素,C1-6烷基,C3-6环烷基,C1-6烷氧基,C3-6环烷氧基,卤代C1-6烷基,卤代C3-6环烷基,卤代C1-6烷氧基,卤代C3-6环烷氧基,二C1-3烷基胺基,C2-6烯基,C2-6炔基,或苯基。
2.一种选自下列化合物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7-溴-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N-(奎宁-3-基)萘[2,1-b]噻吩-2-甲酰胺;
N-(奎宁-3-基)吡咯[2,1-a]异喹啉-2-甲酰胺;
7-氟-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异丁氧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丙炔氧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二氟甲氧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4-氟苯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羟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4-叔丁苯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邻甲苯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甲基-N-(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N-(奎宁-3-基)-4,5-二氢萘[1,2-b]噻吩-2-甲酰胺;
N-(奎宁-3-基)萘[1,2-b]噻吩-2-甲酰胺;
7-溴-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N-[(3R)-1-奎宁-3-基]萘[1,2-a]噻吩-2-甲酰胺;
N-[(3R)-1-奎宁-3-基]吡咯[2,1-a]异喹啉-2-甲酰胺;
7-氟-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异丁氧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丙炔氧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二氟甲氧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4-氟苯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羟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4-叔丁苯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邻甲苯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7-甲基-N-[(3R)-1-奎宁-3-基]吡咯[1,2-a]喹啉-2-甲酰胺;
N-[(3R)-1-奎宁-3-基]-4,5-二氢萘[1,2-b]噻吩-2-甲酰胺;和
N-[(3R)-1-奎宁-3-基]萘[1,2-b]噻吩-2-甲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7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下一篇:多环化合物钠盐及其多晶型、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