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公藤红素适配子偶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6984.1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丽;张保亭;刘彪;鲁军;吕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K31/713;A61K31/5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刘东方 |
地址: | 1000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公藤 红素适 配子 偶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公藤红素适配子偶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雷公藤红素适配子偶合物具有以下结构(I):其中,M为AS1411。本发明雷公藤红素适配子偶合物,具有更好的水溶性、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更低肝脏毒副作用、抗癌活性强的特点。其合成工艺更加简单,合成条件更为宽松,大大降低了合成难度,节约了成本,分离纯化相对容易,产率更高,更容易实现产业化,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公藤红素适配子偶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雷公藤,又名断肠草,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性寒,味苦,有大毒。雷公藤红素(Celastrol)是从传统中药雷公藤的根皮部位分离得到的醌甲基三萜类物质,又名雷红素,是雷公藤中除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之外的又一主要有效成分。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雷公藤红素为醌甲基三萜类化合物、红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度10g·L-1,也可溶于无水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等诸多活性,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和肿瘤等。
雷公藤红素还具有极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可体外可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包括卵巢癌、乳腺癌、结肠癌、口腔癌、胃癌等,体内可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细胞转移,包括血液学肿瘤、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体外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在极低浓度(2-10ng/ml)下即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除此之外,雷公藤红素还可对抗肿瘤耐药,同时提高肿瘤细胞对其它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与化疗药物和放射疗法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雷公藤红素对血管的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学者研究表明,红素可以通过下调bFGF的蛋白表达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株(ECV)增殖,从而抑制ECV体外迁移和小管形成;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可通过控制癌细胞的蛋白酶体进而诱发癌细胞凋亡的抑制剂,体外的抗癌机制研究证实:雷公藤红素能够使SHG-44细胞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效地抑制裸鼠前列腺癌的增生;还有文献报道,雷公藤红素可将人结肠癌细胞、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等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且有学者认为雷公藤红素是通过调P-Akt和Cyclin D1蛋白表达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可见雷公藤红素是种有潜力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尽管雷公藤红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但其本身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性较强、治疗窗窄等缺陷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适配子(aptamer)是一类具有治疗作用的寡核苷酸,能与靶蛋白发生特异性、高亲和力的结合,其功能类似单克隆抗体。可通过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体外筛选、扩增和富集。适配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分子量小,稳定性好,对环境温度不敏感,易保存;易合成,易修饰,提高了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适配子的易标记性使其在诊断中更具灵活性,可以利用核酸适配子检测蛋白、细胞及分子成像,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配子可直接作为药物治疗疾病,部分适配子在与其对应的靶序列特异结合时,结合位点为蛋白的功能区域,蛋白功能将会被抑制。适配子还可作为药物运输载体,将药物与适配子相连使之具有细胞选择性,避免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毒副作用。
AS1411是一种富含鸟嘌呤结构的寡聚核苷酸(GROs),能形成稳定的G-四联体结构,有效对抗细胞内核酸酶降解,序列为5’-GGTGGTGGTGGTTGTGGTGGTGGTGG-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6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17-丙酸酯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白桦脂酮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