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四轮系独立并行振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8821.7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19/02 | 分类号: | G05D19/02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5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四轮系 独立 并行 振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四轮系独立并行振动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具有20个自由度的整车悬架系统模型;输入20个自由度整车悬架系统的参数和采样频率,以及实时输入路面激励,得到整车悬架质心处六种振动状态的预估值;解耦得到四个1/4车辆悬架子系统簧载质量垂向、侧向和纵向加速度预估值;将四个1/4车辆悬架子系统并行实施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将自适应控制后得到的各个1/4车辆悬架簧载质量垂向、侧向和纵向加速度的实际值;再将四个1/4车辆悬架簧载质量垂向、侧向和纵向加速度的实际值合成得到整车悬架质心处六种振动状态实际值;最后判断整车垂向、俯仰和侧倾加速度实际值与预估值之差是否在限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实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四轮系独立并行振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主要由底盘悬架系统消除和缓解,其振动起因主要是由于路面不平度导致车轮底部产生的垂向力。考虑到轮胎效应影响,在垂向力基础上将伴随产生侧向力和纵向力。虽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由轮胎效应产生的侧向力和纵向力很小,但考虑到汽车行驶在苛刻路面或产生转向、驱动/制动操作,轮胎承受的侧向力和纵向力将显著增加。因此从全面衡量汽车振动控制的角度而言,汽车在其轮胎承受三向激励力影响的情况下对其实施控制,不仅可以很好地保证汽车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稳性,同时也为在汽车振动控制基础上结合转向、驱动/制动控制而形成的底盘集成控制奠定基础。
从空间角度考量,汽车车身振动有六种形式:垂向、侧向、纵向、俯仰角、侧倾角和横摆角。传统的主动/半主动振动控制是整车建立一个动力学模型,在只考虑轮底垂向力作用下利用空间矩阵统一解算各轮系作动器(减振器/弹簧)控制量,进而实现车身垂向、俯仰角、侧倾角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保障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稳性。因此,传统汽车振动控制会带来以下问题:
(1)模型不够精确。传统振动控制只考虑路面垂向激励,侧向和纵向激励没有考虑,这对于高机动车辆而言是不够的。由于轮胎承受的垂向力可导致车身垂向、俯仰角、侧倾角振动;轮胎承受的侧向力可导致车身侧向和横摆角振动;轮胎承受的纵向力可导致车身纵向和横摆角振动。因此对于以轮毂电机为代表的电动轮汽车和在苛刻路面上行驶的越野车辆而言,轮底三向受力均需要考虑,才能全面掌握车身六种振动姿态状况。
(2)模型越精确计算负荷越大。传统汽车动力学模型是整车建立一个状态空间矩阵进行四个轮系作动器控制量的统一解算,若增加考虑侧向和纵向影响,则整车动力学模型自由度数将增多,会带来控制量计算负荷大、某些条件下出现歧解的问题。
(3)各轮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路面状况。传统振动控制用状态空间矩阵结合一定控制策略所得到的各轮系作动器控制量是相互协调匹配的结果,不能很好地针对不同轮底路面状况实施自主控制。
考虑到大多数车辆是四轮车辆并近似对称,可将支撑部分车身质量的每个轮系视为1/4车辆,则整车可以视为四个1/4车辆的集合,对整车的振动控制可以转化为对四个1/4车辆的并行控制,因此增加侧向和纵向因素后所带来的整车自由度数增多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基于此,在增加考虑轮底侧向和纵向激励基础上,建立由四个1/4车辆集成的汽车振动力学模型是必要的,。
中国发明专利号:ZL2009101108493,汽车分层建模振动控制方法,是在考虑轮底垂向和侧向激励双重影响下将整车振动控制转化为四个1/4车辆的分层控制,可以实现对车身垂向、侧向、俯仰角、侧倾角、横摆角五种振动形态的调控。本发明专利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不仅考虑车轮底部垂向、侧向和纵向这三向力对车身的影响,同时每个1/4车辆需要并行解算和控制这三向可控力(工程中是将这三向可控力形成一个作动器的控制输出力),进而调控车身全部六种振动形态。基于此,需要解决如下技术问题:
(1)每个1/4车辆在垂向、侧向、纵向的簧载质量动态分配问题,实现由整车动力学模型动态分解为四个并行的1/4车辆模型而形成的解耦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学院,未经三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88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