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0857.7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江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海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5/06;B21D37/04;B21D37/1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识别 卧式 联动 折弯 | ||
1.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PLC控制装置(2)、模座(3)、左折弯装置(4)和右折弯装置(5),其中:
工作台(1),包括前横梁(11)、后横梁(12)和至少两根导柱(13),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通过若干支脚(14)支撑在地面上,至少两根导柱(13)平行地固定在前横梁(11)和后横梁(12)之间;
若干根导柱(13)中间位置处还固定有模座轨道(6),其中:模座轨道(6)为双轨道结构,其包括左轨道(61)和右轨道(62),左轨道(61)和右轨道(62)分别设有若干对配对的左模具(21)和右模具(22), 每一对左模具(21)和右模具(22)通过一块滑块(8)和一个滑动动力源(9)连接在模座轨道(6)上运动,待加工的板料插入左折弯装置与右折弯装置对应位置的左模具(21)和右模具(22)之间,进而实现折弯,并且每一对配对的左模具(21)和右模具(22)可拆卸地固定在模座轨道(6)上;
模座轨道(6),其左侧和右侧至少各自设有一个压紧装置(16),该压紧装置(16)通过悬臂(161)和伸缩压紧轴(162)、伸缩动力源(163)连接在前横梁(11)或者后横梁(12)上;
左折弯装置(4)和右折弯装置(5)分别通过左滑动装置(10)和右滑动装置(15)带动其朝向模座轨道(6)移动,左折弯装置(4)设有左折弯结构(41)和左折弯伺服动力源(42);右折弯装置(5)还分别设有右折弯结构(51)和右折弯伺服动力源(52);左折弯伺服动力源(42)和右折弯伺服动力源(52)共同连接在PLC控制装置(2)上,进而实现协同控制折弯;
模座轨道(6)的两端还设有第一监控小车(27)和第二监控小车(28),第一监控小车(27)和第二监控小车(28)分别包括一个监控动力源(29)、一个锁止器(30)和一个摄像头(31),每一个摄像头(31)将监控到的视频直接传输给PLC控制装置(2);
每一个所述锁止器(30)连接在第一监控小车(27)或第二监控小车(28)的端部,并且每一个所述锁止器(30)包括固定块(301)、锁止电机(302)、顶杆(303)、压缩弹簧(304)和阻尼块(305),其中锁止电机连接PLC控制装置获取指令,固定块固定在滑动卡块上,锁止电机依次连接并且驱动顶杆和阻尼块,顶杆外套有压缩弹簧,并且顶杆与压缩弹簧均穿过固定块,锁止电机伸缩进而驱动顶杆和阻尼块压紧在工作台上,实现第一监控小车(27)或第二监控小车(28)的锁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PLC控制装置内还设有数据存储器(32),数据存储器获取并且存储每一个折弯零部件的折弯过程,便于实时监控每一个折弯零部件的折弯情况,从而方便后期的检验人员检测折弯零部件的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摄像头(31)分别通过一个万向接头(33)连接在第一监控小车(27)或第二监控小车(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模座轨道(6)的两根轨道之间的位置可调,其中一根轨道固定,另一根轨道通过调节丝杆(23)和调节手轮(24)调节这两根轨道之间的相互距离,或者通过调节电机(25)调节这两根轨道之间的相互距离,或者通过调节气缸(26)调节这两根轨道之间的相互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与模座(3)垂直的方向上的一端还设有自动上料装置(7),自动上料装置(7)包括传输台(71)和机器人吊臂(72),所述机器人吊臂(72)通过设于其底部的抓手(73)将传输台(71)上预备的板料传输至模座(3)顶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视觉识别的卧式双联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吊臂(72)的抓手(73)顶部位置还设有若干气动压紧装置(74),这些气动压紧装置(74)连接PLC控制装置(2),实现同步协调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海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海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08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用离合器装置
- 下一篇:离合器片支架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