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环已甲基嘧啶酮类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0990.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何严萍;郑永唐;张玉芳;向思颖;张洪彬;赵智东;杨柳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9/56 | 分类号: | C07D239/56;C07D405/12;A61K31/513;A61P31/18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3111 | 代理人: | 李行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嘧啶 酮类 hiv 逆转录 抑制剂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如I式所示的5‑异丙基‑2‑(4‑烃基甲酰氧基苯基羰基甲基硫基)‑6‑环己甲基嘧啶酮类,其N‑氧化物、立体异构体形式、立体异构体混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化物和溶剂化物,其多晶和共晶,其同样生物学功能的前体和衍生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HIV‑1病毒活性,且毒性小,选择性指数高,可在治疗艾滋病等相关药物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5-异丙基-2-(4-烃基甲酰氧基苯基羰基甲基硫基)-6-环己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HIV-1病毒活性,且毒性小,选择性指数高,可在治疗艾滋病等疾病的相关药物中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抗艾滋病药物研发主要基于对HIV生命周期的认识,通过阻断其循环的各个环节以抑制HIV病毒的复制。HIV-1逆转录酶(HIV-1RT)是HIV病毒复制的必需蛋白,因其在HIV病毒mRNA转录为DNA的关键作用,一直是抗HIV药物设计的重要靶点。逆转录酶抑制剂据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两类,后者能结合到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位点,通过抑制酶,阻止病毒复制到DNA。在其活化过程中不涉及细胞内的磷酸化过程,因而能更有效、更迅速地发挥抗病毒作用。目前已有60多类结构各异的NNRTIs,经美国FDA批准上市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有五种:奈韦拉平(Nevirapine)、德拉韦定(Delavidine)、依非韦伦(Efavitrenz)、依曲韦林(Etravine)和利匹韦林(Rilpivirine)。NNRTIs作为HAART疗法的主要组分,在抗AIDS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逆转录酶抑制剂虽然有很多,但由于较严重的毒副作用、HIV病毒易变异、耐药性的出现等问题还需要开发更多的新型逆转录酶抑制剂。
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基于对高效嘧啶酮类NNRTIs DB02(下式中的化合物DB02)的作用机理研究(PLOS ONE,2013,11(8):1-11),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逆转录酶抑制剂2-(4-烃基甲酰氧基苯基羰基甲基硫基)嘧啶酮类化合物(下式中的化合物A),具有良好的抗HIV-1病毒活性(见中国发明专利文件ZL 201210010392.2):
上式中R1和R2为环己基、苯基。
经分子模拟研究发现,化合物A和RT之间除了具有DB02的药效团外,其C-2侧链酯键上的羰基和Val106残基主链酰胺键上的氨基形成了一个新的氢键,该作用将有利于提高DB02抗V106L的敏感性。由于该C-2酯链末端苯基或环已基处于RT活性口袋开口处,进入溶剂界面,该位置取代基在体积大小、电性、疏水性各方面均可允许有较大变化,是设计寻找新型NNRTIs的有利修饰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逆转录酶抑制剂5-异丙基-2-(4-烃基甲酰氧基苯基羰基甲基硫基)-6-环己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不但具有显著的抗HIV-1病毒活性,而且毒性小,具有很高的选择性指数。
本发明基于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化合物A的基本骨架,在其C-2侧链末端苯环对位通过酯链引入取代基,将嘧啶环C-5位乙基替换为体积更大的异丙基后,得到了一类具有显著抗HIV活性的新型NNRTIs。
本发明化合物为如下通式I所示的5-异丙基-2-(4-烃基甲酰氧基苯基羰基甲基硫基)-6-环己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以及其N-氧化物、其立体异构体形式、其立体异构体混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前体药物和衍生物:
其中:R为对甲氧苯基,(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烷)-5-甲基,苯乙烯基,联苯基;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盐、或硫酸盐、或酒石酸盐、或柠檬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0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显示基板和包括该显示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