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双通道、双气囊的汽车用自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1485.X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曹磊;许丛丛;单倩;杨成;王培斌;时洪;朱丽娜;郭新涛;陈振;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3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双通道 气囊 汽车 自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双通道、双气囊的汽车用自救装置,螺钉11往上旋出时,同侧的通槽之间在上空腔5与下空腔之间形成相通的进水通道;螺钉11往下旋入时,同侧的通槽之间在上空腔5与下空腔之间形成闭合通道。该自救装置采用双气囊结构,双保险,安全系数高,有效保证了车上人员的安全;气囊弹出过程没有任何的阻碍,能轻松弹出,操作便捷且省时省力,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逃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双通道、双气囊的汽车用自救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6210743221,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穿破型气囊救生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分析改专利可知该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车辆发生车祸或操作不当落入水中时,用手或脚往下按压弹性皮囊,弹性皮囊带动穿刺棒在插入通孔中往下运动,往下运动的穿刺棒的底端将可穿破隔板进行穿破,可穿破隔板发生破裂并将储水腔体的水引入充气气囊中并与该气囊中的过氧化钠快速发生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将充气气囊充起来,逐渐膨胀的气囊就会顶开两个保护板并从在水中快速膨胀起来,膨胀的充气气囊会产生巨大浮力从而避免车辆的继续下沉。该原理虽然能让气囊膨胀起来让落入水中汽车漂浮起来,但正常情况下,鼓起来的弹性皮囊一是容易被误踩,二是鼓起来的弹性皮囊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因此上述结构气囊的进水方式很难得到大力推广;同时气囊个数只有一个,为了让2吨左右的汽车飘起来,理论上需要一个足够大的气囊才行得通,所以上述结构中单一气囊很难让汽车快速飘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双通道、双气囊的汽车用自救装置,该自救装置采用双气囊结构,浮力大,双保险,安全系数高,有效保证了车上人员的安全;气囊弹出过程没有任何的阻碍,能轻松弹出,操作便捷且省时省力,为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固定连接在底盘1底部的防护罩2,在防护罩2内设置横截面为方形的盒体3,盒体3设置为上下开口,盒体3的上口部与底盘1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在盒体3的腔体内壁四周密封连接方形隔板4,方形隔板4将盒体3分为上空腔5和下空腔,在底盘1上开设上空腔5的注水孔9,注水孔9拧入密封螺栓10,在方形隔板4的底部中部连接竖向连接体51,竖向连接体51将下空腔对称分为左下空腔6和右下空腔7,分别在左右空腔的下口密封连接充气气囊8,在每一充气气囊8内设置过氧化钠,在方形隔板4与竖向连接体51之间设置竖向螺纹通孔,在竖向螺纹通孔内连接螺钉11,螺钉11的顶部螺纹连接底盘1和其底部螺纹连接安装在防护罩2下口处的防护板12,在防护板12四周与防护罩2下口周边设置防滑动部件,在螺钉11的底部与竖向连接体51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定位部件,在螺钉11的顶部两端铰接把手13,把手13可平放在底盘1顶部的凹陷槽14内,在方形隔板4的顶部对称开设L型通槽15,在方形隔板4底部与竖向连接体51顶部之间对称开设Z型通槽16,在螺钉11的两侧对称开设C型通槽17,
螺钉11往上旋出时,同侧的通槽之间在上空腔5与下空腔之间形成相通的进水通道;
螺钉11往下旋入时,同侧的通槽之间在上空腔5与下空腔之间形成闭合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泰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14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物分拣缓冲保护装置
- 下一篇:减速机箱体(JLYP‑22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