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酵母、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81550.9 申请日: 2017-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6906206A 公开(公告)日: 2017-06-30
发明(设计)人: 黄胜威;吴丽芳;王钰婷;蔡冬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N15/01 分类号: C12N15/01;C12N1/16;A23L33/14;A23K10/18;C12R1/72
代理公司: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代理人: 王林
地址: 230031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酵母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富硒酵母,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富硒酵母、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和抗衰老等诸多功能。同时,硒也是人和动物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辅助因子,具有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自由基,防止细胞膜氧化受损的作用。相反,缺硒则可能导致癌症、心肌梗塞等多种疾病发生。因此,通过膳食摄取足够的硒,尤其是有机硒,对于预防疾病,维持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富硒是获取有机硒的有效途径。目前,生物富硒的方法主要为微生物转化法。用于富硒的微生物有食用菌类、酵母类和细菌等,其中酵母是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富硒载体。酵母具有较高的富硒能力,在酵母生长过程中,将无机硒吸收,并将毒性较高的无机硒转化为安全的有机硒,纳入菌体,成为其蛋白质的一部分,主要以含硫氨基酸的类似物(蛋氨酸硒或胱氨酸硒)成为蛋白质的结构组成部分。

啤酒酵母具有生长繁殖快,发酵周期短,对微量元素吸收率高等特点,目前文献报道的富硒酵母生产方法,也大都集中在酿酒酵母上。将普通的酿酒酵母在添加适量的亚硒酸钠的发酵液培养基中,于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最终获得富硒酵母,进一步开发成富硒产品。而对于其他酵母菌株的富硒能力,目前研究开发得较少,一方面导致各家公司的富硒产品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也极大的限制了其他酵母菌株在富硒产品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利用酿酒酵母之外的富硒酵母菌株,生产营养成分多元化、更具特色的富硒产品,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富硒酵母、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得富硒酵母中的硒含量高达3000ppm以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富硒酵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富硒菌株选育

将乙醇假丝酵母Candida ethanolica进行氮离子注入诱变,经过多次诱变筛选,获得耐受高浓度亚硒酸钠的乙醇假丝酵母突变菌株,命名为C.ethanolica cas8;

(2)种子培养液制备

将乙醇假丝酵母突变菌株C.ethanolica cas8接种在斜面培养基得到斜面菌株,再将斜面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得到种子培养液;

(3)发酵培养

将种子培养液按体积百分含量8~12%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中,发酵10~12h至对数生长期,在发酵产物中补加终浓度为150~200mg/L的亚硒酸钠,继续发酵培养20~24h,收集发酵产物;

(4)发酵产物收集

将发酵液,离心洗涤,干燥后制得淡黄色粉末状产品,产品水分小于8%。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乙醇假丝酵母C.ethanolica采用YEPD培养平板上培养24~36h,挑取单菌落至含YEPD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瓶中,160~180rpm,震荡培养20~24h,菌液离心洗涤,制成单细胞悬液,使细胞浓度在108~109个/mL;

(12)将菌悬液均匀涂布到无菌培养皿中,风干制成菌膜;

(13)在N+注入机中进行离子注入,能量14~18KeV;

(14)每个菌株做6个梯度剂量,每个剂量两个平板,N+注入剂量分别为2.0×1014、4.0×1014、6.0×1014、8.0×1014、1.0×1015、1.2×1015ion/cm2,并做真空对照平板;

(15)诱变完成后,加入无菌水洗涤菌体制成菌悬液;

(16)将菌悬液稀释104~108倍涂布于含亚硒酸钠的筛选培养基,经过多次诱变筛选,获得耐受高浓度亚硒酸钠的酵母突变菌株,而且其发酵生物量在同等条件下比出发菌株提高,命名为C.ethanolica cas8。

所述步骤(2)中,将乙醇假丝酵母C.ethanolica cas8接种在斜面培养基25~30℃培养16~24h,得到斜面菌株,再将所述斜面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25~30℃、160~180r/min、振荡培养16~24h,得到种子培养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15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