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2598.1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宇;杨伟强;郭隆华;邱彬;陈国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C09K11/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电 荧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碳点以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及廉价易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分析检测、能源催化等领域。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荧光碳点,有利于解决一些切实的问题,丰富荧光碳点的种类,扩展其在不同领域的新应用。
荧光碳点的合成来源广泛,从柠檬酸、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到橙汁、树叶、蚕丝等天然产物,均可用于碳点的制备。然而碳点的性能与其碳源密切相关,确定合理的原料是制备特殊功能型荧光碳点的先决条件。此外,荧光碳点的合成方法包括激光蚀刻法、电化学氧化法、水热合成法、微波加热法、超声波法等。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碳点性能亦有所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浓度为1~50 mM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溶液100 mL,加入2~10 mL浓度为2 M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得到透明的一级溶液;
步骤2,将制得的一级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处理10~60分钟,一级溶液由透明逐渐变为亮黄色,停止超声并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得到二级溶液;
步骤3,用透析袋透析二级溶液,去除二级溶液中未反应的试剂,收集透析袋中液体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黄绿色的荧光碳点。
所述步骤1中配置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溶液的浓度为15 mM。
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浓度为2M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9mL。
所述步骤2中超声波清洗器的功率为700 W。
所述步骤2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
所述步骤3中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3500Da。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为原料制备出一种强正电性的荧光碳点。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是一种强正电性的化合物,有利于强正电性的引入,且经济廉价。采用超声处理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设备简单易得,制备时间短,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有利于前驱体上正电性的保留。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荧光性能优良,而且具备特殊的强正电性质,有望丰富和扩展碳点的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荧光碳点的荧光激发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的荧光碳点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的荧光碳点的Zeta电位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正电性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配制浓度为1~50 mM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溶液100 mL,加入2~10 mL浓度为2 M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得到透明的一级溶液;
步骤2,将制得的一级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处理10~60分钟,一级溶液由透明逐渐变为亮黄色,停止超声并用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得到二级溶液;
步骤3,用透析袋透析二级溶液,去除二级溶液中未反应的试剂,收集透析袋中液体并进行真空干燥得到黄绿色的荧光碳点。
所述步骤1中配置的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水溶液的浓度为15 mM。
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浓度为2M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9mL。
所述步骤2中超声波清洗器的功率为700 W。
所述步骤2中超声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
所述步骤3中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3500Da。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利用实施例1中所得的荧光碳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如图2为本发明的荧光碳点的荧光激发光谱以及荧光发射光谱图,从图2可以看出该荧光碳点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9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5 nm,在紫外灯下呈黄绿色荧光。
如图3所示,该荧光碳点的透射电镜图,该碳点均匀分布,平均粒径约3 nm。图4为该荧光碳点的Zeta电位分布图,图4表明所合成的碳点具有强正电的性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为原料制备出一种强正电性的荧光碳点。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是一种强正电性的化合物,有利于强正电性的引入,且经济廉价。采用超声处理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设备简单易得,制备时间短,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有利于前驱体上正电性的保留。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碳点不仅荧光性能优良,而且具备特殊的强正电性质,有望丰富和扩展碳点的实际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皮带机带面打孔的钻头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防偏斜保护膜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