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克罗诺杆菌属各个“种”的引物对组、探针、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5596.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晶花;李小芳;崔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4;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马敬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克罗诺 杆菌 各个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鉴定克罗诺杆菌属各个“种”的引物对组,包括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以及第三引物对;所述第一引物对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s1和2所示;所述第二引物对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s3和4所示;所述第三引物对的序列分别如SEQ ID No.s5和6所示。能够一次性区分鉴定出阪崎克罗诺杆菌、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穆汀斯克罗诺杆菌、都柏林克罗诺杆菌以及苏黎世克罗诺杆菌中的任意一种,检测灵敏度高,可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鉴定快速、成本低,能够进行广泛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涉及用于鉴定克罗诺杆菌属各个“种”的引物对组、探针、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原名为阪崎肠杆菌,可以通过污染婴幼儿奶粉而引起新生儿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等,严重可导致死亡或预后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发育障碍。虽然早在1958年就有感染病例,但一直被误认为是阴沟肠杆菌,直到1980年才被正式命名为阪崎肠杆菌。2008年,艾弗森(Iversen)等人将原来的阪崎肠杆菌,大肠杆菌科里的一个“种”,重新划分为一个“属”,并命名为克罗诺杆菌属。到目前为止,研究报道“属”内一共分有7个“种”,分别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C.malonaticus)、穆汀斯克罗诺杆菌(C.muytjensii)、都柏林克罗诺杆菌(C.dublinensis)、苏黎世克罗诺杆菌(C.turicensis)、尤尼沃斯克罗诺杆菌(C.universalis)和康帝蒙提克罗诺杆菌(C.condimenti),其中,常见的为前五种。
2011年克鲁兹(Cruz)等人将不同“种”克罗诺杆菌的菌株进行了细胞粘附和侵袭实验,发现不同“种”克罗诺杆菌的菌株表现的细胞毒性有差异;再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种”克罗诺杆菌的不同基因型(sequence types,STs)的菌株可能具有不同的致病力,例如ST 4的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是引起新生儿脑膜脑炎主要型别。因此,在“属”水平对各个“种”进行区分并鉴定在目前克罗诺杆菌研究中尤为重要。
传统的分种方法依赖于生理生化和形态学特点,但是这种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不易分辨结果,而且存在一定假阳性情况,所以逐渐被淘汰。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发展,分子检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2009年Stoop等利用普通PCR方法进行了克罗诺杆菌属内各个“种”的鉴定,该方法选用rpoB基因作为目标检测基因,然而由于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和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C.malonaticus)的rpoB基因具有高同源性,因此还需要再设计一对引物才能将两者区别。HUANG C H等利用DNA促旋酶B亚基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只能用于区别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和都柏林克罗诺杆菌(C.dublinensis)的普通PCR检测方法。CaiXianquan等利用外膜蛋白基因ompA基因建立了针对克罗诺杆菌属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在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束后对PCR产物进行高分辨率溶解曲线的生成,根据溶解曲线的差异从而将克罗诺杆菌属内不同“种”的菌株区别。Stephan等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质谱鉴定方法将克罗诺杆菌属菌株鉴定到“种”的水平,还有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通过测序并将将序列进行分析后,也可以鉴定各个“种”。
但是上述方法或流程比较多,成本比较高,或者缺乏直观判定性,或鉴定周期长,因此均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鉴定成本高、流程繁琐、无法直观判定克罗诺杆菌属各个“种”的方法,提供一种用于鉴定克罗诺杆菌属各个“种”的引物对组、探针、试剂盒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5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