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启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7078.X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严泰矿;权赫俊;韩政锡;林昌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06 | 分类号: | F02D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赵爱玲;张晶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启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发动机的车辆的启动控制方法,其包括:通过ECU确定在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RPM是否升高;当发动机RPM未升高超过启动器RPM时,确定燃烧相关部件是否正常;当确定燃烧相关部件正常时,确定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是否正常;当确定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正常时,执行控制以将识别的曲轴角偏移360度;以及基于偏移的曲轴角重启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启动控制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解决发动机启动失败问题的启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环境,通过调节燃料喷射点和燃料点火点来控制其中安装有内燃机的车辆。特别地,多气缸发动机需要精确地同步各个气缸的燃料喷射点和燃料点火点,以抑制输出不足或抑制因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
为了执行发动机的同步,需要检测每个气缸中的曲轴的精确旋转位置。2003年4月1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2003-0029367(以下称为KR'367)的韩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曲轴的精确旋转位置的技术。在KR'367公开的技术中,使用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位置传感器来检测曲轴的精确位置。
当发动机控制正时偏离目标正时时,发动机将可能不能启动。因此,为了可靠或安全地启动发动机,需要从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确定精确的发动机控制正时。
然而,通过盖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确定发动机控制正时是基于来自盖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的可靠性没有问题的假设。从凸轮信号和曲轴信号识别的曲轴角对应于气缸中的曲轴的实际物理紧固状态。当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发生异常时,ECU(电子控制单元)能够容易地确定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信息与曲轴的物理紧固状态不一致。
在常规的控制方法中,当确定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没有异常时,ECU确定或认为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信息与曲轴的物理紧固状态一致。
然而,即使当ECU确定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没有异常时,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信息仍然可能与曲轴的物理紧固状态不一致。
例如,当组装发动机时,排气凸轮和进气凸轮可被安装成彼此交叉。在这种情况下,从凸轮信号和曲轴信号接收的曲轴角的信息与实际的曲轴角不一致。
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发动机包括用于将气门正时锁定到特定相位的锁定机构。当由于油的粘度或引入异物导致锁定机构发生异常时,可以固定凸轮相位。参照图2,当排气凸轮和进气凸轮正常安装时,排气凸轮和进气凸轮被配置为呈现其中进气凸轮信号和排气凸轮信号在曲轴角为0°时为L,在曲轴角为360°时分别为L和H的凸轮信号模式。然而,如图2所示,当在发动机由于凸轮的相位固定而发生发动机失速后重启时,来自凸轮位置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信息可能与实际的曲轴的物理紧固状态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发动机控制正时与目标正时不一致,所以发动机启动可能失败。
然而,由于凸轮的相位固定不是凸轮信号错误,所以不产生信号错误。此外,在发动机完全启动后未执行凸轮正时控制时,执行诸如安装检查的诊断。因此,无论诊断是否偏离安装检查的范围,ECU都不能确定凸轮的相位是否固定。在启动期间,只有当在凸轮信号的模式匹配完全失真诸如曲轴信号的间隙位置受到攻击的正时错误发生时才可能感测到异常。但是,在启动期间基本上不执行正时控制。因此,虽然感测到异常,但是难以确定异常是由凸轮的相位固定引起的还是由组装过程引起的故障。
根据常规的控制方法,ECU基于曲轴信号的缺齿中的第二下降点处的进气/排气凸轮的L和H的组合来确定进气/排气凸轮的曲轴位置。因此,当凸轮的相位固定时,ECU不能确定在进气/排气凸轮的缺失区域后通过进气/排气凸轮的L和H的组合识别的曲轴角是否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