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2745.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葳;周鹏;夏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倍力耐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36 | 分类号: | C01B32/3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换热水 蒸汽发生器 活化 蒸汽发生系统 活性炭 发生系统 高效节能 加热系统 生产装置 抽气管 出料端 回转式 主蒸汽 转炉 气体冷凝装置 旋风除尘装置 常温循环水 高温活化区 高压引风机 喷淋水装置 主加热系统 保养维修 加热升温 间接换热 设备操作 生产能耗 主蒸汽管 出料区 进料端 冷却水 生物质 旋转管 蒸汽管 自吸式 换热 火烧 保证 | ||
1.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包括活化回转炉、主蒸汽发生系统、主加热系统,所述活化回转炉的旋转管按物料移动方向包括进料端、加热升温区、高温活化区、降温出料区和出料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余热换热水蒸汽发生系统,第二加热系统;
所述主蒸汽发生系统按气流方向依次包括生物质蒸汽发生器和主蒸汽管;所述主蒸汽管自所述出料端端口进入所述旋转管内;
所述余热换热水蒸汽发生系统按照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抽气管、余热换热水蒸汽发生器、余热换热蒸汽管;所述抽气管自所述进料端端口进入所述旋转管内,其开口位于所述加热升温区和所述高温活化区的交界处;所述余热换热蒸汽管开口于所述出料端端口与所述旋转管相通;
所述主蒸汽管和所述抽气管在所述旋转管内均固设于中心轴线处;
所述第二加热系统按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所述抽气管、所述余热换热水蒸汽发生器、旋风除尘装置、喷淋水装置、冷却水气体冷凝装置、高压引风机、自吸式明火烧嘴;
所述出料端后连接常温循环水间接换热管道,所述常温循环水间接换热管道经换热后的热水与所述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相连,用于产生水蒸汽;
所述外热回转式活性炭生产装置工作过程为:
碳化料颗粒输送入所述旋转管内,所述主加热系统将所述碳化料加热至700~750℃,活化反应开始;所述主蒸汽发生系统由所述主蒸汽管向所述旋转管内通入高温过热水蒸汽,同时由所述抽气管在位于所述加热升温区和所述高温活化区的交界处抽气;活化反应产生的混合可燃气体经所述余热换热水蒸汽发生器换热后降至160~220℃,产生的水蒸汽经所述余热换热蒸汽管进入炉体内与所述出料端的颗粒碳化料换热,并提高炉体内水蒸汽温度,换热后的混合可燃气体经所述旋风除尘装置和所述喷淋水装置除尘除颗粒,再经所述冷却水气体冷凝装置脱除水蒸汽,最后经所述高压引风机和所述自吸式明火烧嘴形成第二加热源并代替所述主加热系统进行加热;活化产生的活性炭进入所述降温出料区,温度降低至450~500℃,再进入所述常温循环水间接换热管道换热,降温冷却至50~60℃后离开管道,经换热的热水进入所述生物质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水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系统包括液化和/或天然气气源以及自吸式明火烧嘴,所述主加热系统和所述第二加热系统的自吸式明火烧嘴均设置于所述旋转管外壁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通过齿圈和减速机上的齿轮带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气体冷凝装置包括两个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引风机和所述自吸式明火烧嘴之间设有燃气可燃火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循环水间接换热管道为螺旋管道,由蛟龙叶片输送物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内设有弧形炒板,用于在转动时将颗粒物料转到管内上部然后自由落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气水蒸汽交换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化回转炉炉窑上方的废气烟道,所述烟道上设有与所述活化回转炉炉窑相通的进烟口以及用于排气的排烟口,所述主蒸汽管贯穿所述烟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热回转式活性炭高效节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蒸汽管和所述抽气管均由所述旋转管内的同心支架和耐高温陶瓷轴承作为固定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倍力耐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倍力耐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台面自动调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绣花鞋面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