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增压废气循环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3432.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1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范鲁艳;孙万臣;李秀岭;曲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26/53 | 分类号: | F02M26/53;F02M26/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废气 循环 | ||
1.一种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包括EGR气门座、EGR气门、阀体、第一驱动设备;其中: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EGR气门座设置在所述出气口,所述EGR气门设置在所述EGR气门座上,且与所述EGR气门座配合以控制所述进气通道的通闭;所述第一驱动设备与所述EGR气门连接以驱动所述EGR气门闭合运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增压叶轮和第二驱动设备;所述增压叶轮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内,所述第二驱动设备与所述增压叶轮连接以驱动所述增压叶轮转动,所述增压叶轮用于所述进气通道内的气流增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设备为叶轮驱动电机,所述增压叶轮设置在所述叶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外侧,所述叶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阀体;
所述进气通道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支撑杆,且与所述支撑杆形成转动副,所述增压叶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室,所述叶轮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第一驱动设备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EGR气门的连杆自所述进气通道穿入所述阀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导套,所述EGR气门的连杆穿过所述耐磨导套,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设备包括驱动杠杆、气门驱动电机和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驱动杠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气门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配合,以驱动所述驱动杠杆摆动;所述驱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EGR气门的连杆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定位在所述阀腔的内壁与所述驱动杠杆的另一端之间,以向所述驱动杠杆的另一端施加使其带动所述EGR气门闭合的恢复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朝向与所述出气口朝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增压废气循环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设备和所述第二驱动设备均相连,以控制所述EGR气门的开度及所述增压叶轮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343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