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4252.3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雷沫枝;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19/00 | 分类号: | F16L19/00;F16L19/0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2002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帽盖 外部管路 安装板 密封套环 顶紧 拉钩 辅助装置 夹持 装设 抵顶端 抵顶 外圆 应变片粘贴 呈喇叭状 夹持固定 相对设置 振动应力 封套 接头端 外部管 拉紧 围设 测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辅助装置,用于在外部管路振动应力测量时应变片粘贴夹持固定装设于外部管路上的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呈喇叭状,密封套环装设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外圆上,螺纹帽盖装设于密封套环的外圆上,夹持辅助装置包括:与外部管路的接头端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将螺纹帽盖和密封套环朝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拉紧的拉钩,多个拉钩围设于螺纹帽盖外,且各拉钩的一端与安装板相连,其另一端用于抵顶螺纹帽盖上远离安装板的抵顶端。还包括连接于安装板上的顶紧构件,顶紧构件用于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顶紧以使多个拉钩抵顶螺纹帽盖的抵顶端以促使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顶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夹持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对航空发动机连接管路进行振动应力测量,是为了了解连接管路工作时的振动应力大小,验证连接管路是否发生了共振或其它有害振动现象,为连接管路优化设计和安装调整提供依据。
对航空发动机连接管路进行振动应力测量时,需要在连接管路上粘贴应变计,且对应变计的粘贴要求很高,应变计需要加压紧贴直径小于15mm的圆柱形管路外表面。管路应力集中点往往在管路焊接处、管路弯拐处及管路的接头处。在管路焊接处和管路弯拐处,由于无障碍物阻挡而且空间较大,可以直接进行应变计粘贴;然而在管路接头处粘贴应变计时,由于管路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的滑动,摩擦尚未完全固化的贴片区,或摩擦固化后的应变计及引线表面,导致应变计粘贴不牢、移位、甚至损坏。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应变片粘贴不牢、移位、损坏,常采用胶带或铁丝缠绕临时固定管路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在使用胶带或铁丝缠绕固定管路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时,胶带上的胶质容易残留在套环和帽盖上,或者高温应变胶在高温固化过程中,胶带的粘性失效,从而影响固定;铁丝缠绕比较费时,缠绕过程中容易滑脱,且胶带、铁丝会占用管路上要求的贴片位,导致粘贴应变片时,不能在要求的位置进行贴片,从而导致管路振动应力测试精准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持辅助装置,以解决应变片粘贴时存在的粘贴不牢、移位、损坏及占用管路上要求的贴片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夹持辅助装置,用于在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振动应力测量时应变片粘贴夹持固定装设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其中,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呈喇叭状,密封套环装设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外圆上,螺纹帽盖装设于密封套环的外圆上,夹持辅助装置包括:与外部管路的接头端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将螺纹帽盖和密封套环朝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拉紧的拉钩,多个拉钩围设于螺纹帽盖外,且各拉钩的一端与安装板相连,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用于抵顶螺纹帽盖上远离安装板的抵顶端;还包括连接于安装板上的顶紧构件,顶紧构件用于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顶紧以使多个拉钩抵顶螺纹帽盖的抵顶端以促使密封套环和螺纹帽盖与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顶紧。
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设有贯通的安装孔;顶紧构件包括滑动穿设于安装孔中的顶杆,顶杆的一端用于抵顶外部管路接头端的端口,顶杆的外圆上装设有用于锁紧固定顶杆的锁紧部件。
进一步地,顶杆的外圆面上加工有外螺纹;锁紧部件包括螺纹连接于顶杆的外圆上的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分设于安装板的两侧且分别与安装板抵顶以锁紧固定顶杆。
进一步地,多个拉钩沿螺纹帽盖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各拉钩的一端与安装板铰接,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用于与螺纹帽盖的抵顶端抵顶。
进一步地,各拉钩包括一端与安装板铰接的拉杆,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抵顶螺纹帽盖的抵顶端的拉头,拉头与拉杆垂直相交。
进一步地,夹持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各拉钩分别与安装板铰接的多组连接构件,各拉钩通过一组连接构件与安装板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冷却方法、系统及空调
- 下一篇:一种防爆防静电的LED视孔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