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旋转湿环的清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334.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7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巍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斯帝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82 | 分类号: | A47L11/282;A47L11/40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鹏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环 内环壁 环轴 行走机构 带动环 顶壳 转环 转动 清扫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 齿轮转动 齿轮转轴 清洁效果 清洁效率 脏物 冲击腔 固定齿 固定柱 内旋转 水压 环壁 排出 湿环 外圆 压壁 冲洗 挤压 清扫 清洗 环绕 清水 | ||
本发明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湿环的清扫机器人,它包括顶壳、内环壁、环轴、固定齿、顶壳固定柱、旋转软环、齿轮转轴、行走机构、转环等,其中环轴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旋转软环;转环转动带动环轴和旋转软环绕行走机构旋转;旋转软环位于内环壁中,环轴齿轮转动带动环轴和旋转软环在内环壁内旋转;旋转软环转动将地面的脏物带起,同时在脏水压壁和冲击腔的作用下将旋转软环冲洗干净;清水压壁挤压旋转软环,将旋转软环中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弄湿地面;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内环壁可以使旋转软环在清扫地面的同时被清洗干净,提高了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旋转湿环的清扫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扫地机器人可以做到智能控制清扫路线,通常扫地机器人底部的清扫部件会不断转动以清洁地面灰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清扫部件旋转几次就会变脏,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清洁,会使得清洁效果变差,清洁效率也会变低,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扫地机器人无法正常工作;并且由于清洁部件是干燥的,在转动过程中会使灰尘扬起,不利于清扫。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旋转湿环的清扫机器人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旋转湿环的清扫机器人,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旋转湿环的清扫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壳、环轴固定结构、内环壁、环轴、传动齿轮、固定齿、顶壳固定柱、旋转软环、齿轮转轴、固定齿支柱、行走机构、转环、环轴齿轮、外环壁、转轴支撑、内环壁支撑、挡片,其中固定齿下端通过固定齿支柱安装在行走机构上;顶壳通过顶壳固定柱安装在固定齿上,转环安装在行走机构的外侧,转环外侧周向均匀安装有三个内环壁支撑,三个内环壁分别通过三个内环壁支撑周向均匀地安装在转环的外侧,三个外环壁分别安装在三个内环壁外侧;转轴支撑安装在转环的外圆面上端,齿轮转轴下端具有锥齿,齿轮转轴下端安装在转轴支撑上,且向下穿出转轴支撑的圆孔;齿轮转轴顶端安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和固定齿相啮合;四个环轴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转环上,其中两个环轴固定结构相邻,其他两个环轴固定结构与两个相邻的环轴固定结构三者周向均匀分布;四个环轴固定结构上均开有圆孔,环轴从圆孔中穿过;环轴上位于两个相邻的环轴固定结构之间安装有环轴齿轮;环轴齿轮与齿轮转轴下端的锥齿配合;环轴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旋转软环;三个旋转软环分别位于三个内环壁内部,每段内环壁和外环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挡片,挡片的下端有开口,环轴从开口中穿过。
本发明中,行走机构中的驱动机构可以驱动转环转动,转环的整体转动使得旋转软环与地面周向摩擦擦湿,转环转动带动转轴支撑转动,同时会带动安装在转环外侧的内环壁、环轴、旋转软环做同轴转动,同轴旋转能够为旋转软环的自助清理提供旋转动力;转轴支撑转动带动齿轮转轴及传动齿轮绕固定齿转动,固定齿与传动齿轮相啮合,使得传动齿轮及齿轮转轴绕固定齿转动的同时绕着自身的中心轴旋转;齿轮转轴旋转会带动环轴齿轮转动,环轴齿轮转动带动环轴在环轴固定结构的圆孔中转动,进而带动旋转软环在内环壁内部做逆时针转动。
上述内环壁包括脏水压壁、脏水收集腔、脏水出口管、冲水收集腔、冲水出口管、冲击腔、冲水出口管、清水压壁、漏水口、收水腔、收水出口管,其中脏水压壁压入到环轴外圆面与旋转软环外圆面的空间之间,脏水压壁下侧具有脏水收集腔,多个脏水出口管周向均匀地安装在脏水收集腔下侧;脏水压壁上侧具有冲水收集腔,多个冲水出口管周向均匀地安装在冲水收集腔下侧;内环壁内部上侧具有冲击腔,冲击腔上周向均匀安装有多个两两相邻排列的冲水出口管,内环壁一侧具有清水压壁,清水压壁与脏水压壁分别位于冲击腔两侧,清水压壁上开有漏水口,清水压壁下侧具有收水腔,收水腔下侧周向均匀的安装有收水出口管。
上述外环壁安装在内环壁上,且位于清水压壁外侧;外环壁与清水压之间壁形成漏水腔,漏水腔与漏水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斯帝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斯帝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