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洗衣液中稳定蛋白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814.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夏咏梅;魏贝;闫引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96 | 分类号: | C12N9/96;C12N9/5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洗衣 稳定 蛋白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液中稳定蛋白酶的方法,属于日用化工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先将共轭亚油酸和蛋白酶在一定pH值和较低钙离子浓度下自组装成包埋蛋白酶的囊泡,再使得囊泡表层的共轭亚油酸发生部分交联,所得蛋白酶囊泡溶液经浓缩后可以直接用于洗衣液配方中、并能抵御洗衣液中表面活性剂的酶活抑制,在洗涤剂中保持酶活,而且能够在更高钙离子浓度下如洗涤用水的环境中崩解并释放出蛋白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中性和碱性蛋白酶都能适用,所得的蛋白酶囊泡包埋体在洗衣液中的稳定性也高;所使用的壁材共轭亚油酸盐自身也有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在洗衣液中与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好,比果胶和海藻酸钠等大分子多糖壁材的包埋和释放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液中稳定蛋白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洗衣液富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主要去污成分。为了改善洗衣液的洗涤性能,特别是为了有效去除血渍等含蛋白污渍,需要在洗衣液配方中加入蛋白酶。但是,蛋白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如光、热和pH等影响,特别是在洗衣液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这样既有大量水分又有大量表面活性剂的环境下,不能像洗衣粉中那样相对比较稳定地存在于包埋体中,而易与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漂白剂发生作用;在洗衣液中加入各种稳定剂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减缓酶的失活。常见的洗衣液中稳定蛋白酶的方法有加入甘油、山梨醇、硅藻土等稳定剂或者其他合成稳定剂,目前较好的稳定剂也只能在8周内保持酶活为初始酶活的40%-50%,需要在洗衣液配方中多加很多蛋白酶。
利用成膜材料将蛋白酶包覆起来,也可以提高蛋白酶在货架期的稳定性。例如用瓜尔胶或海藻酸(或其盐)等大分子多糖来包埋蛋白酶、或者固定化蛋白酶在载体的表面。这些方法都能够使蛋白酶在洗衣液中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仍然不够理想:比如固定化在载体表面的蛋白酶在浓缩液中仍然不敌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往往只能用于加酶洗衣粉中;此外,海藻酸盐等包埋或表面固载的蛋白酶体系通常会降低酶活而且需要半小时才能释放一半酶活,这远远超过了通常的家用洗涤时间。
液体加酶洗涤剂中则常常需要用特殊的合成化学品来包埋蛋白酶。其关键问题在于,怎样能够形成稳定包埋物的体系,在洗涤环境中又不一定能够迅速崩解。因此,液体加酶洗涤剂中,理想的蛋白酶包埋体系除了要保障稳定的蛋白酶酶活,还要能够在洗涤剂产品的液体形态中稳定,更要在洗涤环境下迅速崩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液中稳定蛋白酶的方法,具有包埋率高,包埋量大,蛋白酶稳定性好,包埋体在洗涤环境中能够迅速释放蛋白酶,对中性和碱性蛋白酶都能适用的特点。
本发明以部分交联的共轭亚油酸为囊材来制备在洗衣液中稳定的加酶囊泡,而在洗涤环境下迅速解析出蛋白酶;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本发明使用的共轭亚油酸盐属于脂肪酸盐,即皂,是良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洗衣液中的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配伍。脂肪酸(盐)本身或在助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可以形成脂肪酸囊泡,因此有望是良好的囊材。而脂肪酸囊泡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囊泡,是类脂质体胶体分散体系,是难得的安全且与人体相容的生物活性分子载体。
国际上对不饱和酸如油酸的囊泡化行为以及生物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较多,而对稳定化囊泡的技术研究还在基础阶段。这是因为脂肪酸(盐)通常仅在其pKa附近自组装成囊泡,但即便在普通环境中都只能在短时间内并且无包埋物的前提下稳定存在,而且囊泡在不同应用环境的稳定化又是很大的挑战;更何况还有空腔容积大小的适应性问题。
共轭亚油酸具有有益生理活性,因此目前共轭亚油酸作为芯材被微胶囊包埋的研究报道较多,常见的多以阿拉伯胶、明胶、交联蛋白等为壁材,用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包埋共轭亚油酸;这些都是用于口服共轭亚油酸的保健品制备方法,不适合于洗衣液中保存蛋白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厂IC设备老化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面板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