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网络整合调节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991.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范骁辉;陈潜;艾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25/00 | 分类号: | G16B25/00;G16B50/30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复杂 性疾病 所致 失和 网络 整合 调节作用 定量 评价 方法 | ||
1.一种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网络整合调节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中药对复杂性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所述潜在作用靶点构建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
(2)计算获得中药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力度值;
a)利用所述中药中入血成分与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中靶蛋白的对接得分值,计算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中各连接的权重;
式(1)中,Scomp表示中药中入血成分与网络中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的得分值;Sreference表示网络中蛋白质复合结构的原始配体与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的最低得分值;EW表示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到下游直接节点的连接的权重;
b)将所述权重代入式(2)和式(3)中,计算获得网络效能和网络流;
式(2)中,dwij为网络中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节点i到节点j之间所经过的边的权重之和最小;N为网络中所有节点的集合,NE为网络效能,即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i到下游节点j的最短路径的倒数和;
式(3)中,dwim为网络中节点i与节点m之间的最短距离,即节点i到节点m之间所经过的边的权重之和最小;N为网络中所有节点的集合,NF为网络流,即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i到网络中叶节点m的最短路径的倒数和;LeafNode表示叶节点,是指网络中出度为0的节点;
c)将所述网络效能和网络流代入式(4)中,计算获得中药中入血成分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能力;
式(4)中,当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中所有连接的权重均为初始值1时,计算得到NEmax和NFmax;NEcomp表示中药中单个入血成分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网络效能,NFcomp表示中药中单个入血成分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网络流;RE表示中药中入血成分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能力;
d)将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能力代入式(5)中,计算得到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力度值;
式(5)中,k表示中药中的入血成分,G表示中药中所有入血成分的集合,Ak表示成分k在中药所有入血成分中所占的峰面积百分比,FRE表示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力度值;
(3)比较不同中药之间的调控力度值,评价各中药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四逆汤类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或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性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性疾病为急性心肌梗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获取所述潜在作用靶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获得中药作用于复杂性疾病的芯片数据;
B)采用cMAP法得到中药作用复杂性疾病的潜在相关靶蛋白;
C)采用EoR法得到中药作用复杂性疾病的潜在相关基因;
D)整合所述潜在相关靶蛋白和潜在相关基因,得到中药作用复杂性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9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