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网络整合调节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991.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范骁辉;陈潜;艾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25/00 | 分类号: | G16B25/00;G16B50/30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复杂 性疾病 所致 失和 网络 整合 调节作用 定量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网络整合调节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中药对复杂性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所述潜在作用靶点构建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2)通过综合考虑中药中入血成分与靶蛋白的对接得分值以及成分在中药中的相对含量,计算获得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的“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调控力度值;(3)比较不同中药之间的调控力度值,评价各中药对所述“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整合调节作用。本发明方法通过辨识中药化学物质基础与复杂性疾病所致的“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相关性,开展中药之间内在异同的比较研究,探索诠释中药的配伍科学内涵,丰富和拓展了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理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对复杂性疾病所致“失和”网络整合调节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活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瑰宝,是在几千年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而成的医学科学,直至今日仍在国民健康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中多种药效成分通过协调互济作用从整体水平调节机体状态,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合调节作用,在治疗复杂性疾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药通过其化学物质组成与机体生命系统的相互作用发挥药效作用,因此,中药化学物质成分辨识、药效药理作用研究以及成分与生物效应之间的相关性辨识等成为了研究中药配伍科学内涵的关键环节。
目前,国内外对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具体内涵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现代实验手段揭示其配伍原理等方面。其中,文献研究着重于文献的整理和知识挖掘,主要有基于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而实验研究主要以中药化学成分辨识、中药生物学效应或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切入点来探讨中药的配伍规律及其科学内涵。
例如:(1)丁选胜等(丁选胜,安娜芹,姚丹,赵一鸣.人参白虎汤不同配伍条件下人参皂苷Rg1和Re变化的研究.中草药2007,No.421(05):702-704.)通过HPLC法测定不同配比的人参白虎汤中人参皂苷Re和Rg1的含量变化情况,探讨人参白虎汤的配伍规律,结果发现人参配伍方剂中其他药材后,一定程度增加了Re和Rg1的溶出量,证明了人参白虎汤配伍比例的合理性。
(2)商洪才等(商洪才,张伯礼,高秀梅,王怡,李玉红,康立源,杜嵘,江海涛.丹参三七药对不同配比药效学比较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2(05):297-299.)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不同比例丹参-三七配伍后的药效,结果表明丹参、三七配伍后药效作用强于各单味药材的药效,且以10:6和10:3配伍的丹参-三七药效最突出。
(3)刘慧兰等(刘慧兰,欧阳建军.桂枝、柴胡与白芍分别配伍的相关药效学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No.127(03):31-33.)研究了桂枝、柴胡与白芍分别配伍后的作用,结果表明柴胡和白芍配伍后具有解痉和镇痛作用;桂枝和白芍配伍后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且在镇痛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4)刘明平等(刘明平,林铿,黄兆胜,吴庆光.通脉复方有效组分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活性筛选及配伍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v.17(08):172-175.)通过考察通脉复方(黄芪和三七)组成中有效组分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总多糖和总皂苷是通脉复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且4:1为最佳的剂量配比。
(5)吕琳星等(吕琳星,范雪梅,梁琼麟,王文凯,王义明,罗国安.基因芯片用于组分中药新双龙方的配伍机制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v.33(11):2397-2404.)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新双龙方剂及其有效组分(人参总皂苷和丹参总酚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新双龙方组能比有效组分组更积极的调控相关的靶基因,且新双龙方能富集到更多的通路,从而证实了新双龙方的配伍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