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氯化锂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394.2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3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友;段东平;陈崔龙;周进;张曼曼;朱碧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15/04 | 分类号: | C01D1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氯化锂 生产工艺 | ||
1.一种高纯氯化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卤水物料进行预处理,去除物料中的硼酸、固体杂质及悬浮物;
S2、调酸:将预处理后的物料加入浓度为31%的工业盐酸,混合搅拌进行调酸处理,使物料PH=2;
S3、多级逆流萃取:调酸后的物料作为水相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进入萃取系统(4A)中多级串联离心萃取机(4)第一级的重相入口,同时,萃取剂作为油相也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进入多级串联离心萃取机(4)最后一级的轻相入口,形成逆流萃取;两者的相比控制在油相:水相=2:1,其中,采用高分配系数的络合物N,N-二(2-乙基己基)乙酰胺和磷酸三丁酯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并加入磺化煤油作为稀释剂和三氯化铁作为协萃剂;萃取后,获得负载有机相和萃余相;
S4、多级逆流洗涤:负载有机相作为油相从萃取系统(4A)出来后,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进入洗涤系统(4B)中多级串联离心萃取机(4)最后一级的轻相入口;同时,由后续反萃系统(4C)输出的氯化锂溶液中分配出的20%流量作为洗涤剂水相,洗涤剂水相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进入多级串联离心萃取机(4)第一级的重相入口,形成逆流洗涤;洗涤系统(4B)相比控制为油相:水相=200:1;负载有机相通过洗涤系统(4B)离心萃取机(4)的洗涤后,去除了含在其中的钙、镁、钠杂质,使负载有机相仅含锂、铁离子;
S5、多级逆流反萃:洗涤后的负载有机相作为油相从洗涤系统(4B)出来后,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进入反萃系统(4C)中多级串联离心萃取机(4)最后一级的轻相入口;反萃剂采用6mol/L的精制盐酸作为水相,反萃剂也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进入反萃系统(4C)中多级串联离心萃取机(4)第一级的重相入口;反萃系统(4C)相比控制为油相:水相=40:1;通过反萃后,负载有机相释放出负载的锂、铁离子,形成氯化锂及三氯化铁溶液;并且反萃后获得的氯化锂溶液中20%的流量作为洗涤剂返回进入洗涤系统(4B),加入负载有机相的洗涤过程;剩下的80%该溶液进入下步工序除铁系统(6),而有机相则进入皂化系统(4D)进行皂化除酸再生;
S6、皂化:皂化剂采用4mol/L的碱液作为水相,反萃系统(4C)输出的有机相作为油相进入皂化系统(4D),通过皂化反应以去除其中含有的盐酸,两者的相比控制在油相:水相=40:1,两相的进入均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以控制进入的流量,从而控制相比;皂化后的有机相获得再生,分配系数得到恢复,重新返回进入萃取系统(4A);皂化后的水相作为废液排出;
萃取系统(4A)获得的萃余相也一并随皂化剂碱液进入皂化系统(4D),以获得其中含有的有机相;
S7、除铁:反萃后获得的氯化锂及三氯化铁溶液,其中20%流量作为洗涤剂分流返回洗涤系统(4B),剩余80%的流量作为水相进入除铁系统中;加入N,N-二(2-乙基己基)乙酰胺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油相,并加入磺化煤油作为稀释剂,该段相比控制为油相:水相=2:1,以去除溶液中的铁离子杂质,获得高纯度的氯化锂溶液;
除铁萃取剂作为油相通过加入纯水进行反萃,该段相比控制为油相:水相=2:1,使除铁萃取剂获得再生,并重复利用;
以上工段水油两相的进入均通过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5)以控制进入的流量,从而控制相比;
S8、除油:除铁后的氯化锂溶液再通过重力及超声波气浮除油系统(7),使氯化锂溶液中夹带的油相降低到10ppm以下,进一步提高氯化锂溶液的纯度;
S9、最终,通过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干燥、包装工序,获得99.995%的高纯度无水氯化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氯化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通过压滤机(2)对卤水物料进行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氯化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系统(4A)设为3级,洗涤系统(4B)设为5级,反萃系统(4C)设为4级,依次顺连构成多级串联逆流萃取系统(4A);所述离心萃取机(4)采用环隙式离心萃取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3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