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原酸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复方石淋通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0320.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才;赵准;吴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48;C07C67/56;C07C67/58;A61K31/216;A61P17/18;A61P31/18;A61P35/00;A61P31/04;A61P37/00;A61P25/00;A61P1/16;A61K36/48;A61K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化 含有 化合物 复方 石淋通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原酸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复方石淋通片。所述的绿原酸化合物使用Cu‑Kα射线测量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中特征峰的2θ角包括4.6±0.2°、16.2±0.2°、17.7±0.2°、18.4±0.2°、19.7±0.2°、20.5±0.2°、21.6±0.2°、22.8±0.2°、25.6±0.2°、26.1±0.2°和30.7±0.2°。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复方石淋通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片由于包含了上述绿原酸化合物,生物利用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在排结石、利尿、镇痛、消炎方面有优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绿原酸化合物及含有该化合物的复方石淋通片。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腰痛”、“砂淋”、“尿血”范畴。临床上常引起肾绞痛和尿血,并可因结石嵌顿梗阻并发肾积水,继发感染;后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是泌尿系统多发疾病。本病多由湿热引起,病位在肾与膀胱,病初多实,病久则虚实夹杂,故应加强分辨,务求标本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的放矢。实证多采用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通淋化石;虚证则采用温阳补肾、健脾益气等法。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中医多强调辨别湿热、气虚、瘀阻、肝郁、脾肾不足等病因,再审因施治,其效甚佳。
石淋通片为祛湿剂,方中广金钱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君药,另含有石韦、海金沙、忍冬藤和滑石粉,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功效。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石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尿有砂石;尿路结石,肾盂肾炎见上述证候者。
此方为治疗尿道结石的常见中成药之一,现有技术中对其剂型和制备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申请号为20081003093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方石淋通胶囊及其制备工艺,由广金钱草、石韦、海金沙、忍冬藤得到的稠膏,广金钱草、石韦、海金沙、忍冬藤的重量配比为3:1:1:1,辅料则加入滑石粉、淀粉,其稠膏:滑石粉:淀粉的重量配比为:14~15:1:1.5~2。此法采用传统中药工艺的煎煮方法进行提取,对于药材中的部分活性成分会造成一些影响。
申请号为201010511343.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成方石淋通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含广金钱草1.563g/ml,含0.3%苯甲酸钠及0.1~1%甜菊素,含5~20%乙醇或不含乙醇。此专利中提取传统石淋通方药中的君药广金钱草作为主要成分,不符合中药制剂中君臣佐使的原则。
申请号为20131016888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复方石淋通片的新方法,将处方中的广金钱草采用50%乙醇热回流提取的方法进行提取。新的工艺既节约生产的成本,降低有效成分的损失,更提高了产品的疗效。此制备复方石淋通片的方法中,依然采用传统中药制药中的煎煮方法,虽然引入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药物的活性成分,但缺乏对特定种类活性物质的提取,可能会将其他无药效成分引入制剂。
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排石、利尿、抗炎、镇痛方面药效更加优良的含有绿原酸化合物的复方石淋通片;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原酸化合物,使得含有该绿原酸化合物的复方石淋通片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原酸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经过Cu-Kα射线测量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的衍射角为2θ时,特征峰包括:4.6±0.2°、16.2±0.2°、17.7±0.2°、18.4±0.2°、19.7±0.2°、20.5±0.2°、21.6±0.2°、22.8±0.2°、25.6±0.2°、26.1±0.2°和30.7±0.2°。
上述的绿原酸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的衍射峰包括:
上述的绿原酸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