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链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0731.X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5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付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8 | 分类号: | H04W36/08;H0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切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链路切换方法和系统,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上,所述车载接入点AP与波导管之间建立第一链路,其中,所述波导管以封闭方式接收第一轨道AP发送无线信号,并以泄露方式向所述车载接入点AP传递所述第一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包括:当确定所述车载接入点AP检测到第二轨道AP发送无线信号时,所述车载接入点AP与波导管之间建立第二链路,其中,所述波导管以封闭方式接收第二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并以泄露方式向所述车载接入点AP传递所述第二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将车载接入点AP与波导管之间的通信由所述第一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链路。提高轨道交通链路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链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轨道交通系统如附图1所示,通过无线网桥建立无线链路,乘客将手机、PAD等手持终端连接车厢的无线信号后,可以进行网上冲浪。车站分控系统交换机接入internet网络,车载AP和轨道AP通过无线网桥建立无线链路,这样列车上乘客就可以通过无线链路进行上网;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法为:具体参见专利《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申请号为:201510178744.7,应用于无线网格Mesh网络中的车载接入点AP上,所述车载AP已与信号类型为波导信号的第一轨旁AP建立第一链路,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信号类型为空口信号的第二轨旁AP时,与所述第二轨旁AP建立第二链路;计算所述车载AP与所述第二轨旁AP之间的信号传输时长;根据所述信号传输时长从所述第一链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链路。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为:上述专利使用mesh组网,轨道AP和车载AP都是AP模式,使用802.11s协议定义的对等管理框架协议实现,这样只能是车载AP的一个实际射频口对应一个轨道AP的信号源,在信号分配上比较受局限;
上述专利使用波导管和自由空间交叉建立主备链路,波导信号为主链路,空口信号为备份链路;以空口作为备份链路由于地铁和轨道之间,因为地铁沿线要经过隧道、高架桥、地面等不同的地方,部署在轨道旁的这些轨道AP信号随着环境和部署方案等原因,信号差异非常大,导致车载AP和轨道AP之间的无线链路波导非常大,由于备份链路采用空口信号,在隧道依然会存在多径、反射、信号衰减等问题,所以一旦切换备份链路容易信号不稳定;另外在信号切时容易换导致丢包、断流:列车行驶过程中,车载AP检测当前关联的轨道AP信号减弱时,通过无线漫游原理,切换到信号高的轨道AP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要重新关联,所以在关联过程中会导致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链路切换方法和系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轨道交通链路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接入点AP上,所述车载接入点AP与波导管之间建立第一链路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波导管以封闭方式接收第一轨道AP发送无线信号,并以泄露方式向所述车载接入点AP传递所述第一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确定所述车载接入点AP检测到第二轨道AP发送无线信号时,所述车载接入点AP与波导管之间建立第二链路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波导管以封闭方式接收第二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并以泄露方式向所述车载接入点AP传递所述第二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轨道AP是所述第一轨道AP相邻的下一个轨道AP;
将车载接入点AP与波导管之间的通信由所述第一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波导管以封闭方式接收第一轨道AP发送无线信号,以及所述波导管以封闭方式接收第二轨道AP发送无线信号,包括:
所述波导管由n根波导管段组成,相邻两根波导管段之间以相互重叠交错相连的封闭方式连接,其中,所述n根波导管段中与所述第一轨道AP和第二轨道AP距离最近的波导管段以封闭方式接收所述第一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或者接收所述第二轨道AP发送的无线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