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5401.X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邱全芊;陈泰龙;骆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16 | 分类号: | C12Q1/6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张全信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分子检测 寡核酸探针 荧光分子 寡核酸 染料 嵌合 双链 荧光淬灭分子 检测试剂 局部双链 目标核酸 荧光信号探测 荧光信号 第一端 试剂盒 嵌入 题目 激发 | ||
本发明的题目是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提供一种核酸分子检测方法。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准备寡核酸探针以及双链嵌合染料,寡核酸探针包括寡核酸链、报道荧光分子与荧光淬灭分子,其中报道荧光分子连接于寡核酸链的第一端,且荧光淬灭分子连接于所述寡核酸链的相对于第一端的第二端;使寡核酸探针结合至目标核酸,以形成局部双链结构;双链嵌合染料嵌入至局部双链结构中,藉此双链嵌合染料激发报道荧光分子发出荧光信号;以及根据荧光信号探测目标核酸。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特别关于一种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s)指短链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或核糖核酸(RNA)分子,其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检测、科学研究及法医鉴定。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寡核苷酸常被制成具有特定核酸序列的单链分子,用于基因合成、聚合酶链式反应、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基因库的构建及作为分子探针。
因核苷酸之间的配对关系,可依使用者需求来设计寡核苷酸探针的核酸序列,以用于探测具有特定核酸序列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或核糖核酸分子(目标核酸)。目前已知有一种荧光探针为一端接有报道荧光分子的寡核苷酸探针。当此种荧光探针结合到互补的核酸序列时,若提供特定波长的激发光,则报道荧光分子可与嵌入在双链结构中的另一种荧光分子(即双链嵌合染料)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使报道荧光分子产生特定波长的发射光。
然而,前述荧光探针本身会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局部双链结构,而产生明显的背景信号,进而影响扩增曲线或熔解曲线的判读。虽然良好的探针序列设计可以稍微减轻背景信号,但是大部分的基因探测需针对特定的核酸位置,使得探针设计无法有太大灵活性,因此背景信号难以消除。此缺陷使得此种荧光探针的技术缺乏实用性难以被广泛接受。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其能够有效消除探针本身所产生的背景信号,并可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中以有效地定量目标核酸,或用来进行基因分型。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核酸分子检测方法,用以探测目标核酸。所述核酸分子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准备寡核酸探针以及双链嵌合染料,寡核酸探针包括寡核酸链、报道荧光分子与荧光淬灭分子,其中报道荧光分子连接于寡核酸链的第一端,且荧光淬灭分子连接于所述寡核酸链的相对于第一端的第二端;使寡核酸探针结合至目标核酸,以形成局部双链结构;双链嵌合染料嵌入至局部双链结构中,藉此双链嵌合染料激发报道荧光分子发出荧光信号;以及根据荧光信号探测目标核酸。
在实施方式中,寡核酸探针未结合至目标核酸时,荧光淬灭分子吸收报道荧光分子发出的荧光信号。
在实施方式中,寡核酸链为寡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链、寡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链或寡核苷酸(DNA/RNA)链。
在实施方式中,寡核酸链的长度为15单体单元至70单体单元。
在实施方式中,荧光淬灭分子吸收报道荧光分子发出的荧光信号后,不发出发射光或发出波长大于报道荧光分子的荧光信号的发射光。
在实施方式中,报道荧光分子选自HEX、Cy5、ROX、Bodipy 630/650与LCRed 640。
在实施方式中,荧光淬灭分子选自DABCYL、BHQ、Iowa Black、QSY与羧基四甲基罗丹明。
在实施方式中,双链嵌合染料选自SYBR Green I、SYBR Gold、LC Green及EvaGree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庚大学,未经长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5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