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0938.5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刚;谭丽华;董殿敏;刘克;刘祎冉;蔚晓敏;邵昕;申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8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破损 深度 抗热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在试验机中设置有试样试验端面破损深度的测量装置,用于Z向破损深度z值的测量,同时在试验前进行试样试验端面XY向的原始面积A1的面积测量,每次急热急冷循环后试样试验端面XY向的表观破损面面积A2的面积测量;以σ =A2/A1×100%计算试样试验端面表观损失率σ;以具有一定Z向破损量z值的XY向平面的破损面积A(z)2占其试验前原始XY向平面面积A1的百分率β(z)= A(z)2/ A1×100%计算试样试验端面基于z值的损失率β(z);以达到设定的σ数值的急热急冷循环次数Rσ表示材料的表观抗热震性,并以达到设定的z和β(z)数值的急热急冷循环次数R﹛z,β(z)﹜,表示材料的基于z值的抗热震性;试验报告中,包含基础数据:设定的σ、z和β(z)数值和实际测试的急热急冷循环次数的表观抗热震性Rσ、基于z值的抗热震性R{z,β(z)﹜,以及由基础数据衍生的破损指数,这些衍生的破损指数用于判断耐火材料在高温窑炉中使用的破损预期及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试样试验端面表观损失率σ数值可分别设定为5%、10%、20%、30%、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Z向破损深度z值的数值可以设定为大于等于0,或者设定为1㎜、2㎜、5㎜、10㎜、20㎜、30㎜、40㎜或50㎜,可在未破损与破损交界1mm的位置处测量,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试样试验端面基于z值的损失率β(z),可以分别设定为5%、10%、20%、30%、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试样试验端面破损深度测量的装置,可以是非接触式的红外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见光测距仪、声波测距仪,也可以是接触式的深度计;其测量分辨率优于5 mm,测量范围不小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用于面积测量的工具,可以是非接触式的可读数光学设备,也可以是接触式的量具,其测量分辨率优于5 mm,测量范围不小于114mm×6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Z向破损深度的抗热震性试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由基础数据衍生的破损指数,包括:表观热震脆性Gσ、表观抗热震破损频度R(σ50~σ5)和z值热震脆性G{z,β(z)﹜、z值抗热震破损频度R{β(z)50~β(z)5﹜;所述的表观热震脆性Gσ是指,将经过一次急热急冷循环Rσ=1次即破损时记为100,经过一百次急热急冷循环发生热震损坏Rσ=100次时记为1;在数值上,表观热震脆性Gσ等于表观抗热震性Rσ的倒数乘于100,即Gσ=1/Rσ×100;当σ≥(50±5)%时,G50为其抗热震性次数R50的倒数×100,则G50=1/R50×100;其反映了耐火制品急热急冷易破坏的特性,其值越大则越容易破损;所述的z值热震脆性G{z,β(z)﹜是指,G{z,β(z)﹜=1/R{z,β(z)﹜×100;当z=5mm,β(z)≥(50±5)%时,G(5,50)为其抗热震性次数R(5,50)的倒数×100,则 G(5,50)=1/R(5,50)×100,其值越大,在温度急剧变化时其更易破裂;所述的表观抗热震频度 R(σ50~σ5)是指,从产生最终破损的表观破损率σ≥50%的急热急冷次数R50与一个产生初始破损的表观破损率σ=5%的急热急冷次数R5的差值,即R(σ50~σ5)=R50-R5,反映制品从产生初次破损到最终破损的剧烈程度;所述的z值抗热震频度R{β(z)50~β(z)5﹜是指,从一个β(z)=50%的急热急冷次数与一个产生初始破损β(z)=5%的急热急冷次数R(5,5)的差值,即R{β(z)50~β(z)5﹜=Rβ(z)50- Rβ(z)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9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高压喷射式冲刷腐蚀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试纱线吸湿及放湿规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