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晶器铜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3769.0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8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长虹结晶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曹军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器 铜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晶器铜管的制备方法,包括:S101.预热:将铜锭放入炉内,阶梯式预热升温至600℃;S102.锻压:将炉温升高至680‑700℃,将铜锭锻压成铜棒,保温1.5‑2h;S103.反挤压:将铜棒用外模限位,通过内模对铜棒进行反挤压形成带底部的铜管,将挤压出的铜管冷却至室温;S104.空拔:对铜管进行空拔,形成半成品铜管;S105.通孔并填充:沿半成品铜管的轴向对其侧壁进行穿孔,并对孔进行填充;S106.冷挤压;S107.除填充;S108.成品加工。本发明工艺成本低,制备的结晶器铜管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时冷却效果好,并无需借助外界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过程是将钢液注入结晶器内,连续获得铸坯的过程,它是连接炼钢和轧钢的中间环节,是炼钢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晶器是冶炼厂连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结晶器铜管又是结晶器的重要部件。现有的结晶器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铜管变形等问题,制备的结晶器铜管质量无法保证,导致过钢量较低,使用寿命短,且现有的结晶器铜管往往需要配合外部冷却系统才可正常使用,冷却效率低,且冷却的均匀性不好,影响铸坯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铜管的制备方法,工艺成本低,制备的结晶器铜管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时冷却效果好,并无需借助外界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晶器铜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预热:将铜锭放入炉内,阶梯式预热升温至600℃;
S102.锻压:将炉温升高至680-700℃,将铜锭锻压成铜棒,保温1.5-2h;
S103.反挤压:将铜棒用外模限位,通过内模对铜棒进行反挤压形成带底部的铜管,将挤压出的铜管冷却至室温;
S104.空拔:对铜管进行空拔,形成半成品铜管;
S105.通孔并填充:沿半成品铜管的轴向对其侧壁进行穿孔,并对孔进行填充;
S106.冷挤压:对填充后的半成品铜管进行挤压,使其轴向形成弧度;
S107.除填充:去除孔内填充物;
S108.成品加工:对铜管端面进行切削打磨,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1中阶梯式预热升温的具体步骤为:炉温从常温升至150℃,保温0.5h;从150℃升温至300℃,保温1.0h,从300℃升温至450℃,保温1.5h,从450℃升温至600℃,保温2.0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反挤压采用多次反挤压的工艺,具体为:17-21MPa,每次延伸130-150mm,将铜棒加热至680-700℃至延伸结束,放置在30-40℃的软水中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4中空拔采用多次空拔的工艺,具体为每次空拔压力为16-18MPa,每次延伸40-50mm;空拔前回火温度620-6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5中孔的直径为8-10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5中孔内填充的物质为有机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6中冷挤压压力为20-22MPa,冷挤压前回火温度为610-6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7和S108之间还包括步骤S107a.电镀,对铜管内壁进行电镀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电镀为镀铬,镀层厚度为12μm;电镀时间为5.5-6.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长虹结晶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长虹结晶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特殊双层大直径钼杆缠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