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7111.7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晓旭 |
主分类号: | B42F5/02 | 分类号: | B42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 拾取机构 贴片单元 滚胶 翻页机构 一次性 册体 票机 粘贴 页面 同步传送系统 控制器信号 传送功能 定位机构 供料机构 贴片位置 自动翻页 自动贴片 控制器 质量差 拾取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定位机构、一个以上的贴片单元和带有定位传送功能的同步传送系统。贴片单元的数量与待贴片册体的页面数量相对应,贴片单元包括顺序排列的翻页机构、滚胶机构和拾取机构,以及为拾取机构提供待贴贴片的供料机构。利用翻页机构进行待贴片册体的自动翻页,利用滚胶机构进行页面一次性滚胶,通过拾取机构对该页进行待贴贴片的一次性拾取和粘贴,实现了高效、自动贴片过程,避免了手工操作带来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粘贴的贴片位置准确、统一,明显提升了集藏册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藏册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流水化作业,并且针对纸币、邮票等纸质藏品进行收藏使用的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属于包装印刷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带有透明贴片的集藏册主要用于收藏邮票、纸钞、票据等体积小、收藏价值高、形状精美的纸质藏品,其集收藏、展示于一体,在广大藏友中被广泛使用。
此类集藏册在制作过程中首先进行册体的加工,册体为通常结构的书籍或卡书,接着,在册体的相应页面和相应位置上进行手工卡尺定位并刷胶,然后,将贴片粘贴在刷胶位上,完成贴片粘贴。使用的贴片为对折的一种可以夹入纸质藏品的夹体,其为透明状,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最后,向粘好的贴片中手工插入相应的纸质藏品,位置摆放准确后,集藏册贴片、插票完成。整个制作过程中,由于册体的加工已经完全自动化,所以加工质量和加工速度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但粘贴贴片和插票过程仍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高,可控性差,定位和刷胶过程需要低头和弯腰,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易使操作者颈椎和腰椎产生病变,影响身体健康。由于是手工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甚至影响集藏册的质量稳定性和加工效率,制约了此类集藏册向精美、细致、个性化方向的发展。
于是,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设计一种可自动贴片和插票的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针对已初始加工完成的册体进行内部自动贴片和插票的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以提高此类带贴片集藏册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对大量工人的依赖,满足流水化生产需要,确保生产过程顺利、有序、安全进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定位机构、一个以上的贴片单元和带有定位传送功能的同步传送系统;贴片单元的数量与待贴片册体的页面数量相对应。
贴片单元包括顺序排列的翻页机构、滚胶机构和拾取机构,以及为拾取机构提供待贴贴片的供料机构。
拾取机构包括一个拾取位置传感器以及一个可水平方向移动和上下伸缩的吸盘。取位置传感器用于探测同步条型吸风传送带上的待贴片册体,并将探测信息传送到控制器中。吸盘的底面密布有真空抽气系统支持下的吸嘴,吸嘴的底部设有缓冲,吸盘的底面中心还设有横向贯穿的海绵压条,海绵压条的高度高于吸嘴的高度。
供料机构与吸盘位置相对应,供料机构位于同步传送系统一侧。供料机构包括控制器控制下的、可自动进行位置旋转转换的供料盘和备料盘,供料盘和备料盘上分别利用磁铁摆放有定位框格,定位框格的空间位置与该页的需粘贴贴片的位置相对应,待贴贴片放置在定位框格中。
同步传送系统串联在定位机构及贴片单元的翻页机构、滚胶机构和拾取机构之间。
集藏册全自动贴片插票机,还包括一套可对待贴贴片进行自动插票的插票系统。插票系统包括吸风传送带串联下的下出料料箱、可上下运动的贴片开合吸嘴、插票机构和图像采集器,还包括位于吸风传送带末端收料位上方的排气冲头、与贴片开合吸嘴位置对应的贴片位置传感器以及为插票机构提供插票、可自动旋转换位的插票供料盘和插票备料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晓旭,未经赵晓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7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