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5232.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丁涛;刘伟;刘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诺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Q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网络 船舶 自动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内河船舶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沿岸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大,对水上船舶航行状态的通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由于水上甚高频通信带宽较窄,当沿岸船舶交通流量较大时,船舶上配备的传统电子海图和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系统,有时则无法满足较大数量船舶之间的相互识别。更有甚者,一些在沿岸内河航行的船舶由于成本问题,并没有配备电子海图和AIS避碰系统,即便配备的话,也可能无法进行实时更新,导致周围其他船舶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识别,不能对其船舶动态做出准确判断,严重影响了船舶航行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种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实际的低成本的基于移动网络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由于移动通信的带宽足够宽,并且在沿岸移动网络覆盖良好的基础上,无需通过AIS系统就使得船舶能够相互识别,即利用手机客户端上传船舶动态至岸上服务器,岸上服务器再推送船舶动态给附近的船只,从而实现相互识别,而且现有的船舶缺少销售路径,进而导致船舶所装的货物买卖闭塞,买家买不到货,卖家卖不出去,进而极大的影响了整个船舶的行情,鉴于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可以将船舶识别系统与网络连接来对船舶租用和船舶货物买卖推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实现沿岸各船舶间的相互通信,包含多个船舶客户端,分别设置在沿岸各个船舶上,采集各自所在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岸上服务器,通过移动网络基站与各个船舶客户端通信连接,接收各个船舶客户端向其发送的所在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经分析后分别发送给沿岸的其他各个船舶上的船舶客户端,实现沿岸各船舶间的相互识别及通信,其特征在于,船舶客户端上还具有信息上传功能,如传输船本身所装载的货物照片,以及对货物的介绍信息和船主的联系方式,所述移动网络基站还连接买卖客户端,买卖客户端用于呈现船舶的具体信息和船舶的位置信息以及船舶所装载的货物信息,进而方便买家的确认,从而方便买家及时与卖家联系,从而解决船舶货物交易闭塞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的船舶客户端包含:信息采集模块,采集所在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手机,与所述的信息采集模块连接,接收该信息采集模块向其发送的所在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并每间隔一端时间通过移动网络基站将接收到的实时动态信息以及该船舶的船端识别号发送至岸上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实时动态信息包括:船舶当前所处位置,航行方向以及航行速度 。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个船舶与其船端识别号是唯一对应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岸上服务器包含:信息接收模块,接收由各手机通过移动网络基站发送的各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以及船端识别号;海上信息服务模块,与所述的信息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按照船端识别号分别记录保存接收到的各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的海上信息服务模块通信连接,通过该人机交互模块将各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经由移动网络基站发送至沿岸其他各个船舶上的手机中显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岸上服务器还包含:动态监控模块,与所述的信息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根据接收到的各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以及船端识别号,监控各船舶的实时航行动态并进行航行状态的预演分析;信息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的动态监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通信连接,接收并存储各船舶航行状态的预演分析结果,并通过人机交互模块经由移动网络基站发送至沿岸其他各个船舶上的手机中显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岸上服务器还包含:动态监控模块,与所述的信息接收模块通信连接,根据接收到的各船舶的实时动态信息以及船端识别号,监控各船舶的实时航行动态并进行航行状态的预演分析;信息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的动态监控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通信连接,接收并存储各船舶航行状态的预演分析结果,并通过人机交互模块经由移动网络基站发送至沿岸其他各个船舶上的手机中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诺港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诺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提花机中的无限编织编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用编织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