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承载导轨、移动系统、机器人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8427.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F.多尔;T.科尔马;J.施特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器人用智能外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国治;张昱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导轨 移动 系统 机器人 方法 | ||
1.用于可平移移动的机器人平台(120)的承载导轨(10),具有以下特征:
a.该承载导轨(10)以沿主延伸方向取向的细长的结构元件的类型来构造,所述结构元件具有至少一个设置在外侧处的并且沿着主延伸方向延伸的金属的引导导轨(42)用于引导所述机器人平台(120),以及
b.所述承载导轨(10)在向下指向的子区段中具有至少一个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30)用于将所述承载导轨(10)固定在底座上,以及
c.所述承载导轨(10)在向上指向的子区段中在外侧处具有至少一个上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40)用于安置金属的引导导轨并且/或者直接具有至少一个金属的引导导轨(42),
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特征,
d.所述承载导轨(10)具有由混凝土构成的承载结构(20),在该承载结构的外侧处安置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30)以及上面的联接凸缘或引导导轨,以及
e.上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40)、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30)和/或引导导轨(42)
-借助于形状配合地接合到由混凝土构成的承载结构中的拉杆(34、44、45)并且/或者
-通过由所述承载结构包围的起连接作用的内支架(50)
止动在所述承载结构(20)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平移移动的机器人平台(120)的承载导轨(10),具有以下附加的特征:
a.所述联接凸缘(30、40)中的至少一个或所述引导导轨(42)通过将所述混凝土浇注到所涉及的构件处或者部分围注所涉及的构件来直接齐平地贴靠在由混凝土构成的承载结构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可平移移动的机器人平台(120)的承载导轨(10),具有以下附加的特征:
a.所述至少一个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30)通过至少一个底部板(31)形成,该底部板具有开孔(32)用于安置在所述底座处,或者
b.所述至少一个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30)具有至少一个螺纹开孔(36)用于安置底部板(31)。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可平移移动的机器人平台(120)的承载导轨(10),具有以下附加的特征之一:
a.在所述承载结构(20)的外侧处设置有至少两个上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40),所述至少两个上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分别设置用于安置所述引导导轨(42)之一并且所述至少两个上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分别具有专有的拉杆(44、45)或者分别单独地与由所述承载结构包围的内支架(50)连接,或者
b.直接在所述承载结构(20)的外侧处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导轨(42),所述至少两个引导导轨分别具有专有的拉杆或者分别单独地与由所述承载结构(20)包围的内支架(50)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可平移移动的机器人平台(120)的承载导轨(10),具有以下附加的特征之一:
a.在所述承载导轨(10)的至少一个端部处设置有另外的金属的联接凸缘(60)用于耦联其它承载导轨并且/或者用于安置用于所述机器人平台(120)的端部止挡部(64)的目的,或者
b.在所述承载导轨(10)的至少一个端部处直接在所述承载结构的外侧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所述机器人平台(120)的端部止挡部(64)。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可平移移动的机器人平台(120)的承载导轨(10),具有以下附加的特征:
a.在所述承载导轨的下侧处设置有多个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30),
-所述多个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安置在共同的内支架处,或者
-所述多个下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借助于所述内支架(50)的相互分开的子区段(52)安置在共同的引导导轨(42)或者共同的上面的金属的联接凸缘(40)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器人用智能外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机器人用智能外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4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