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1347.6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0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汪烨;丁迁成;肖佳明;汪名杰;张畅;葛笑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252 | 分类号: | B65G47/2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生产 线上 工件 翻转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属于生产线工件翻转校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工序比较分散,对于工件翻转校正的工作一般由人力手工完成,因此造成了操作工劳动强度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同时还有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机械手和数控机器人设备对工件实施检测和翻转校正工序,但造价比较昂贵,对于某些产品而言,经济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采用机械手和数控机器人设备对工件实施检测和翻转校正工序,造价比较昂贵,经济型不足。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1、气缸2、第二传送带4、翻转装置5、伺服电机6、图像采集单元7;所述翻转装置具有一对中心对称的载物空间,所述载物空间具有水平面及与水平面8正对的斜平面9;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第二传送带4平行设置,所述气缸2设在第一传送带1一侧,气缸顶杆垂直于第一传送带1;翻转装置5设置在第一传送带 1另一侧,所述水平面8与气缸2位置相对应;所述图像采集单元7对第一传送带1的工件图像进行采集,并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图像判断工件是否倒置;所述翻转装置5能够在伺服电机6带动下正翻转180°,使工件沿斜平面9滑落至第二传送带4上,并沿第二输送带4继续向前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4的前端固定设置斜导板11,所述斜导板与斜平面9对接,便于工件平稳滑落。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气缸2和图像采集单元7的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6上设有联轴器。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装置5呈圆盘形状。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工件到达检测点后,图像采集单元7采集工件图像并传送至控制系统;B) 控制系统分析判断工件是否倒置,若工件正常,工件沿第一输送带继续输送;若工件倒置,第一输送带停滞,气缸动作,将工件推送至所述水平面8 上,伺服电机6正向翻转180°,工件沿斜平面9滑落至第二输送带上,并沿第二输送带继续向前输送;由于翻转装置的两个工位是对称的,因此不需要翻转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相对于现有的人工翻转倒置的工件,效率大大提升,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
2)相对于现有的机械手和数控机器人的翻转操作,成本大幅降低,经济型提高;
3)可以实现对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件进行翻转校正,不仅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效率高,还可以代替传统人工翻转校正工件操作工序,解决了人工操作因疲劳、情绪等原因造成效率低成本增加等问题。
4)翻转装置及其上中心对称设置的水平面、斜平面等结构设计巧妙,配合气缸的动作,巧妙实现了工件的移位,翻转,并有效保证了工件转移位置和方向的平稳性。
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施方便,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翻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翻转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工件翻转校正装置控制流程图。
图中,1.第一传送带,2.气缸,3.固定支架,4.第二传送带,5.翻转装置,6.伺服电机,7.图像采集单元,8.水平面,9.斜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器性能试验台
- 下一篇:高精度列车全方位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