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0998.1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忠;谢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71/78;C02F1/44 |
代理公司: | 11491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耀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共聚物 多孔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配制5%~8%的酯化改性的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溶液,溶剂是N,N-二甲基二酰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氯仿、N-甲基吡咯烷酮;
步骤二,将微孔聚酯无纺布,用水浸湿,铺于玻璃板上,无纺布作为支撑膜;
步骤三,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可以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ran-丁烯)-聚苯乙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的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在中间嵌段上,接枝量为嵌段共聚物总质量的2.5%;将马来酸酐接枝嵌段共聚物和改性剂溶于溶剂中,溶剂是N,N-二甲基二酰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氯仿、N-甲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接枝嵌段共聚物占反应物总质量的95~99%,改性剂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5%,由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和改性剂配制的溶液浓度为5~20%;在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催化剂是吡啶、叔胺,催化剂相对于马来酸酐接枝嵌段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将加有催化剂的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和改性剂的溶液加热,反应温度60~80℃,反应时间1~6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通过旋转蒸发仪抽提,去除溶剂,并对含有少量溶剂的反应生成物干燥得到酯化改性的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成品;改性剂是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分子量600~4000;
配好的酯化改性的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溶液涂在无纺布支撑膜上,厚度控制在10~20μm;
步骤四,待溶剂挥发30s,将玻璃板移入烘箱中干燥,在60℃干燥20min,将温度降到30℃干燥12~16h;
步骤五,将玻璃板移除,得到酯化改性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微孔支撑膜的双层复合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1~5%的酯化改性的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溶液,溶剂是N,N-二甲基二酰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氯仿、N-甲基吡咯烷酮;
第二步,在硅片上涂上脱模剂;
第三步,将酯化改性的接枝马来酸酐嵌段共聚物溶液滴在硅片上,旋涂得到薄膜,旋涂转速控制在1000~3000rpm,旋涂时间控制在30~40s;
第四步,将旋涂得到的共聚物膜在饱和溶剂蒸汽环境下进行退火处理,得到具有纳米尺度的多孔膜;
第五步,将多孔膜从硅片上揭开,所得多孔膜为单层膜,膜厚为50~100nm。
3.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改性共聚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多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09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型液晶显示屏
- 下一篇:激光银幕散斑消除用震点支架及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