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元群结构蟑螂仿生算法的实值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1273.4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4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宋艳红;华大龙;杨晔;刘万辉;王志勃;潘永安;李刚;郜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元 结构 蟑螂 仿生 算法 优化 方法 | ||
1.基于二元群结构蟑螂仿生算法的实值优化方法,其特征是:将蟑螂种群根据蟑螂个体下标划分为若干子群;每次函数评价中,蟑螂个体随机地在整群或子群组成的二元结构中完成寻优计算,并通过贪婪选择策略完成蟑螂下一步行进位置计算,进而完成整个算法的最优解计算;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D维解空间内,初始化一个规模为N的蟑螂种群,种群中蟑螂个体i本质上为位置向量Xi=(xi,1,xi,2,…,xi,D),(i=1,…,N),初始阶段应尽可能的使种群中蟑螂均匀分布于整个解空间;
步骤2:初始化子群规模为K,总迭代次数为G,蟑螂计数器i=1,迭代技术器t=1;
步骤3:根据适应值函数f(X)(X∈RD)计算出当前种群中最优的蟑螂个体,并将其位置向量作为种群当前最优解Pg;
步骤4:对于蟑螂i执行群追逐操作,发现新位置Fi;
步骤5:对于蟑螂i执行贪婪选择操作,决定是否更新蟑螂i的当前位置Xi;
步骤6:判断种群是否找到了更优解,找到则更新Pg;
步骤7:如果i≤N,则执行:i←i+1,跳转至步骤4;否则,i←1,顺序执行步骤8;
步骤8:如果t=G,则执行步骤9;否则,转步骤4;
步骤9:输出Pg作为算法输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群结构蟑螂仿生算法的实值优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子群划分,具体包括:子群规模为K,则每个蟑螂i按下标生成子群;K满足0<K≤(N-1)/2;K=5,则蟑螂i的子群为:{Xi,Xi+1,Xi+2,,Xi+3,X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元群结构蟑螂仿生算法的实值优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计算出整个种群当前最优解,计算当前最优解公式如下:Pg0=Opt{X01,…,X0N};上式中0表示算法处于初始化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2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