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3988.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雪;尹良杰;张友皇;王烨;马培义;朱成;胡亮;王祺明;陈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59/14;F16H59/60;F16H59/46;F16H59/70;F16H5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赵景平;宋少华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行驶状态 湿式双离合器 行驶状态检测 自动变速箱 扭矩计算 整车 车轮 发动机驱动 离合器 差值确定 车辆使用 车辆性能 道路阻力 准确检测 输出 变速箱 换挡 上坡 期望 下坡 惯量 发动机 保证 | ||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发动机驱动扭矩、道路阻力扭矩和发动机惯量扭矩计算输出到车轮的扭矩;
步骤S2:根据输出到车轮的扭矩计算车辆期望加速度;
步骤S3:根据车辆期望加速度和车辆实际加速度确定加速度差值;
步骤S4:根据加速度差值确定车辆行驶状态,并根据车辆行驶状态控制变速箱换挡;
步骤S4具体包括:
若加速度差值大于设定值,则判定车辆行驶状态为下坡状态,此时控制变速箱提前加挡;若加速度差值小于设定值,则判定车辆行驶状态为上坡状态,此时控制变速箱提前减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根据发动机静扭矩、发动机传动效率以及当前驾驶挡位速比计算发动机驱动扭矩;
步骤S02:根据当前车速和当前驾驶挡位确定道路阻力扭矩;
步骤S03: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率、转动惯量和当前驾驶挡位速比计算发动机惯量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检测离合器是否处于打滑状态,若否,则进入步骤S11;
步骤S11:检测车轮是否处于打滑状态,若否,则进入步骤S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01:检测车辆是否使用第一离合器挂挡,若是,则计算发动机转速和第一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的第一差值,若该第一差值小于转速设定差值,则判定第一离合器打滑,若否,则进入步骤S102;
步骤S102:检测车辆是否使用第二离合器挂挡,若是,则计算发动机转速和第二离合器从动盘转速的第二差值,若该第二差值小于转速设定差值,则判定第二离合器打滑,若否,则进入步骤S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具体包括:
步骤S111:检测右后轮轮速和左后轮轮速,并根据右后轮轮速和左后轮轮速计算车速;
步骤S112:检测右前轮轮速和左前轮轮速;
步骤S113:比较右前轮轮速和左前轮轮速的大小,若右前轮轮速大于左前轮轮速,则计算右前轮轮速和车速的轮速差值;若右前轮轮速小于左前轮轮速,则计算左前轮轮速和车速的轮速差值;
步骤S114:比较轮速差值与轮速设定差值的大小,若轮速差值大于轮速设定差值,则判定车轮打滑,若轮速差值小于轮速设定差值,则判定车轮不打滑,进入步骤S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1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发动机驱动扭矩:
T=T1*T2*I
其中,T为发动机驱动扭矩,T1为发动机静扭矩,T2为发动机传动效率,I为当前驾驶挡位速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发动机惯量扭矩:
T0=R*J*I
其中,T0为发动机惯量扭矩,R为发动机转速变化率,J为转动惯量,I为当前驾驶挡位速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输出到车轮的扭矩:
T3=T-T4-T0
T3为输出到车轮的扭矩,T为发动机驱动扭矩,T4为道路阻力扭矩,T0为发动机惯量扭矩。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整车行驶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根据输出轴转速变化率确定车辆实际加速度,再根据车辆期望加速度和车辆实际加速度确定加速度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39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锁阀
- 下一篇:减震角度可调的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