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模铸造自动化注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4700.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美;沈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李荣新;杨晓梅 |
地址: | 325036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自动化 注蜡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模铸造自动化注蜡机。主要解决了现有的自动注蜡机结构复杂、不能自动取模、存在安全隐患及无法对结构较复杂的工件一次性完成蜡模制造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为单层结构且转盘(2)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多个下模具(5),转盘(2)上每个下模具(5)的两侧都设有横向开合模装置(12),所述机座(1)的另一侧设有取模机械手(18),取模机械手(18)的下方设有盛水的水槽(19)。本发明采用一个上模具及多个相同的下模具结构,并采用取模机械手实现自动取模,同时增加了横向开合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取模、杜绝安全隐患及能够一次性加工结构复杂的工件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模铸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熔模铸造自动化注蜡机。
背景技术
熔模铸造又称脱蜡铸造或失蜡铸造,熔模铸造的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压蜡、修蜡、组树、制壳、型壳焙烧、浇注、脱壳、后处理、检验等,加工的金属零部件一般以易熔材料(如蜡料、塑料等)为摹本进行批量复制,先在注蜡机(也称射蜡机)上用金属模具压制出可熔性模,然后在可熔性模上涂敷多层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涂层干燥硬化后形成型壳,如采用蜡模选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蜡模,再将型壳内的易熔材料熔化使之流出。型壳经过焙烧后使之坚固,将熔化的液态金属浇注入型壳中,液态金属在型壳中冷却凝固后进行脱壳,即得到所需要的金属零部件。熔模铸造可以生产出精密复杂、接近于产品最后形状的铸件,通过熔模铸造工艺得到的金属零部件可不用进行机械加工或采用少量的加工就可直接使用,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
目前,在熔模铸造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蜡模制造,在模具内注入熔化的蜡液形成蜡模,注蜡工艺最原始的操作是人工注入蜡液,注蜡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成品率低。因此,近年来出现了自动注蜡机,现有的自动注蜡机包括机座、转盘、注蜡嘴、上模具及下模具,转盘由固定在一起的上转盘和下转盘组成,上模具固定在上转盘上,下模具固定在下转盘上,上模具和下模具相对应且上模具和下模具均匀设置多组,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后转到注蜡工位,由注蜡嘴向上模具和下模具内注蜡,然后上模具和下模具再转到开模工位,开模后,人工取出蜡模。这种自动注蜡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在开模工位需要设置开模辅助机构和合模辅助机构,以实现自动开模和自动合模的动作,结构较复杂,使用时易出现故障,影响正常生产;2.在取出蜡模时采用人工取蜡模,不能自动取模,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使蜡模损坏,蜡模成品率低,工作效率低,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操作工人还容易受到伤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3.注蜡模具只能采用上下合模的结构,对结构较复杂的工件需要二次制模,不能一次性完成蜡模制造,对结构较复杂的工件制模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注蜡机结构复杂、不能自动取模、存在安全隐患及无法对结构较复杂的工件一次性完成蜡模制造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熔模铸造自动化注蜡机,该熔模铸造自动化注蜡机采用一个上模具及多个相同的下模具结构,并采用取模机械手实现自动取模,同时增加了横向开合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取模、杜绝安全隐患及能够一次性加工结构复杂的工件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7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坯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铸钢件垂直串铸模具及其串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