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7282.4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白振业;曹合冰;王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方挺,时寅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旋翼飞行器在各个行业领域内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受到广大市民以及企业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多轴飞行器的旋翼都是多轴水平安装,为了实现飞行器的平移,只能够通过调节多个旋翼的转速差,使机体以和底面呈夹角的姿态飞行,从而能够获取到水平方向的力,实现飞行器的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者绕轴体自转等姿态。但是在飞行的过程中,如果姿态过大会容易导致飞控系统中的三轴陀螺仪过载(超量程)。
此外,现有的多旋翼飞行器布局混乱,由于其包含有多种传感器、电路模块、控制模块等,因此元部件之间容易产生相互的电磁干扰,进而容易导致飞行器失控、坠毁。
因此,需要重新提供一种既能够保持各种复杂的飞行姿态,又能够尽量将飞行姿态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传动元件等尽量均衡布置以抵消电磁干扰的飞行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
第一框架;
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内,且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框架枢转连接的第一轴;
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的上的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能够在所述第一轴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在第一方向上同步翻转,且能够相互抵消旋转扭矩;
围绕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通过第二轴和所述第一框架枢转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在第二方向上翻转;
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飞行器包括:
主体;
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第一轴和所述主体枢转连接,以使得所述主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在第一方向上翻转;
所述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正反两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具有设置在主体上的朝着相反方向转动的双螺旋桨,以此克服螺旋桨产生的扭矩。并且,可以通过主体相对于第一框架的翻转,以及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的翻转,实现螺旋桨的任意朝向,进而控制飞行器能够朝向任意方向飞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互垂直地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飞行器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第一舵机;
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第二舵机。
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是通过位于主体中心的矢量螺旋桨的改变,使飞行器发生水平位置偏转。这种姿态控制轴布置在机身三轴的重心位置,并且两个矢量舵机可以按照任意方位安装,通过调节矢量舵机保持飞行器在X和Y轴偏转。换句换说,本发明的动力单元设置在处于中心的主体上,方向控制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彼此发生干扰。因此,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飞行器而言结构更简单,飞行效率高,容错能力高,混动控制比现有的飞行器少,安全系数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朝向所述主体一侧的内侧壁和位于相反侧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框架的一部分向着远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凸出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舵机的容纳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为圆环形。
为了使得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具有更为简洁的外形以及紧凑的结果,特别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计了一个用于容纳舵机的容纳空间,以使得无论第一框架相对于第二框架如何翻转,舵机都不会成为障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飞行器,还可以包括:
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上且向着所述第二框架所处平面的垂直方向延伸出的底座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支架具有多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二框架上,多个所述底座支架的末端相互连接以形成承载端。
飞行器的底座支架用来挂载所有的外在设备,还被当做飞行器的起落架,同时也是该飞行器的主要承力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锐合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7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网络报警设备
- 下一篇:多旋翼无人机